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作者: 佚名收录 更新时间:2023-01-31 21:31:43 阅读数量: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帮大家整理的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好的书籍可以让人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作者写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时写成一篇读后感,可以防止遗忘对该作品的想法与心得。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1

这本书将近五千页,慢腾腾看了40个小时。从卢沟桥事变开始,一直讲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金岳霖之死,跨度四十多年。本书文风很受诟病,尤其夹杂一些水浒味的江湖气息与牵强莫名的人物类比十分不搭调,同时还夹带私货,时不时流露出作者本人过于主观的爱憎喜怒,影响观感。但这部皇皇巨著中,有关历史、人物的记录基本都贴近历史,涵盖了太多教科书上不会出现的真实史料,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大背景下,相当丰富地重现了当年的大师风貌。

这是近现代史上最悲剧化的一群人,也是最光辉璀璨的一群人。他们在北平的纷飞战火中仓惶逃亡,在昆明的炮声里食不果腹地艰难治学,在李庄充斥着硫磺味的土地上奋笔疾书……抗战胜利那一天,他们狂喜着敲锣打鼓,又在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的节节败退中仓惶地走向不同的命运。看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的后半生时,已经颇觉大势已去,大师陨落;转而写到留在国内的这些人,发现迎接他们的乃是炼狱之门。十年浩劫又岂止十年,从建国到1978,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从未友好过,不过是大家轮流站上批斗台,最后来个全体同台“大联欢”,曾经最耀眼最得体的人物,相继经历了最屈辱的死法。

历史有对错,人有善恶。可是看到评论里,有许多对参与暴行的那些人恶毒的诅咒,这些施咒者与那些施暴者,何其的相似!换个时代,这便是同一批人啊!冤冤相报,冤死的人永远也享受不到这些迟来的正义。正如所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又该如何能把所有的雪花揪出来挫骨扬灰呢?我们太多的人,都从未有过独立思考的能力,依附于历史车轮上,被夹裹着滚滚而去,是最简单的活法啊。

文中有一句看似戏谑的话反复出现,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这是当年长期用在右派身上的话语,其实与我们当今毫无区别啊。从幼稚园开始,我们的孩子就被要求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整齐划一地长大,而特立独行的人从古至今都是异类。

而在这个新时代,我们竟也被要求集体学习什么明什么知,高举红宝书,下一步就该歌颂伟人了。

都觉得好笑,却又都卖力的表演,这便是每个时代的人都努力想要更好的活在那个时代的姿势吧。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2

读完这本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看完后发了一条朋友圈,说实在的,我真的不知道这本书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难以下手,先把在朋友圈写的简短的读后感附记于此吧!

民国可能是一扇开了就难以关闭的大门,抱着对于西南联大迷惑,翻开了这套200余万字的着作。整个前面一半看得很艰难,没有那么多联大的笔墨,也不再有梁林美丽的爱情故事,尽是杂乱无章的跑警报和学、政届的明争暗斗。直到,胡适任驻美大使,开始隐隐感觉到了读书人的价值,开始将整本书人物渐渐串起。可紧接着,抗战、解放、批胡,一个个活生生的学者相继离世。

让我理解西南联大,其一,学术自由;其二,胡适对吴健雄说的希望你能利用你的海外往留期间,多注意此邦文物,多读文史的书,多读其他科学,使胸襟阔达,使见解高明,做一个博学的人。更多的,在如此磨难中,看到了人性的伟大与悲哀,看到了中国的脊梁。

这套书,打通了对这个时代学者的大概认识,而后就慢慢的逐个了解吧,如最后的儒家、乡村建设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梁漱溟,终究我是要以农为本。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但会激励后人,这个时代,应该能给予自己一生的滋养。)

这本书,很厚,是我这些年来读的最厚的一套书了,足足200万字,以民国这一代的学者为切片进行了全面的展开。说全部学者也不竟然,作者毕竟是文史类的,所写的也基本上是文史类的学者,而且其心位置的,似乎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有很多我早就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有好多名字是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听到,然后渐渐熟知。

这本书是大张老师在2018年科技小院暑期培训(石家庄)上推荐的,看到了2019年的科技小院暑期培训(重庆)结束后才把它看完。其实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是断断续续的在看,看不下去呀!故事情节不是那么连续,一下子这个人,一下子那个人,对于一个对那个时期并不了解的人来说,真的很痛苦。记得开始的时候,看到里面有各种斗争,学术界也会有派系,同一个学校里面也会有老师之间的各种不对付,在那个时候甚至还有很强烈的政治斗争。当时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学术界还是那个学术界,当前的学术界和那个时候的学术界似乎没有太多改变。

后来发生了香港问题,那个时候正好刚看完一二一惨案。看到香港的学生运动,其实那个时候感觉两者之间何其相似。只是,在昆明的一二一从政治上我党是在学生这边,支持学生运动以打压国名党势力。当然,那个时候政府的镇压也实在是过分。这里有不得不谈及龙云了,为什么西南联大有那么大的成就,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我想和龙云是密不可分的。龙云座位地方军阀,而且当时比较同情中国共产党,因而作为云南王在他在位的时候,一直给予了西南联大很自由的学术氛围,很少收到国名党单方面的干涉。但是,在很多资料中,我似乎看不到有太多人提及龙云的贡献。西南联大的成功,真正的还是归功于自由,特别是思想上的自由,大家可以广泛的汲取各种方面的支持。当前不自由,有很多角度去理解。首先,我想是因为学习苏联的学科划分所导致的学科之间的孤立,从而导致的研究内容的不自由,过于专业化的划分,束缚了思想。对于社科类的不自由更甚,哲学、历史、艺术都需要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这是一个不自由。说这个可能政治不正确,如果入党这一篇可能要删除,至少不能曝光,这就是不自由。马克思主义不对吗?不是,只是马克思主义只是人类历史上众多思想中的一种,总是不能过于偏激的。

当然,现在好很多了,至少没有那么多的管制,想要接触其它的思想都完全可以的。对于我们自然科学来说,追求的是自然界的真理,不会那么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是,不自由就表现在我在朋友圈中提到了,我们缺乏学科交叉哦,理科的学生缺乏文史的底蕴,文史的学生缺乏理科的思维。这是非常可怕的,人类历史上那么多宝贵的文学、艺术、思想,我们很少去接触。自然科学的分科,导致其他学科我们也不了解。

从这里,也可以谈谈最近两天困扰自己读博的问题。专才与全才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教育的,对于自己的理想,确实是学科提出来的T型人才,在某一个方面专,而又有很全的知识面。这当然是理想的人才。专,例如精耕于一个作物,我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至少我能保证自己的温饱,在这个社会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地位。但是,这并不能实现我想要的工作与生活,我不想局于一隅,而是希望有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这两年,在基层各种创新创业的尝试,虽然没有一件事情是成功了,但是这些勇于尝试的经历让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这大概就是我想成为的人,通过创新创业,给这个行业,给这个社会通过资源整合创造更多的价值。还有,这两天小七来成都,我不的不考虑一个事情,如果读博,我们不再有任何可能,这也是我这两天为何这么着急的原因所在。是否读博,走进学术圈,困扰许久,再次回到书本。

在重庆的某一个夜晚,我读到了胡适在美国任大使期间,竟然推动了美国对日宣战,多么伟大的成就,是真正的救国于水火,缓解了我国军民抗战的压力,直接推动了抗战的胜利。当时看的我热血沸腾,觉得作为一名读书人,就因该如胡适一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然,在胡适身上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挺身而出,去做那些无人可以替代我的重要工作;在不那么严重的时候,我退居二线,着书立说,发展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

也是从胡适开始,我开始领会这本书,开始读懂期间的人物关系,也理解了作者为何会这么去写。接着,几乎第三本《离别》都是悲剧,在抗战中艰苦度过的那一批学者,无论在国外还是台湾、大陆都相继离去,很少有人有善终。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是历史的伤疤。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详细的的记载,这里可以看出开始放松了言论,大家可以讨论了,这是好事。一个个受人敬仰的学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就这样悲催的度过了这一生。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反思。在学科开学动员上,听到曹一平老先生应轻松的语气讲那个时候他们搬迁至大西北,实验器材尽失的时候,我几乎快要流眼泪。要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来之不易的读书做学问的机会。

这本书不能代表民国的所有,我还应该阅读更多的资料去了解这个时代,特别是那个时代的学术成就,去理解这个时代,去理解什么是读书人什么事中国人的脊梁。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3

读罢掩卷,令人沉思,一百多万字的时空构建,历史沉浮,家国兴亡,人物命运,让人久久地不能走出那个令人悲怆的年代。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民生涂炭,列强欺凌。一大批救亡图存的热血青年探寻着救国救民的真理与途径,他们到美国英国德国等去寻求;到中国历史深处去求索。天不灭华夏,莘莘学子学成归国,带来异域文明的火种;安阳殷墟发掘出中华文明最早的甲骨文字,让中华文明找到了源头活水;俄国革命的成功带来了共产主义的光明。病入膏盲的中国在多种文明滋养下走上了救亡图存的漫漫长路。独立、自由、民主,“独立之精神”,养育“自由之思想”,孕育出“杰出之大师”。真理光照九州,文曲星耀华夏。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中西文明交相辉映,古今文化竞相繁荣的历史时期,一代大师竞相登台,他们如群星灿烂于天河,如星火燎原于大地,为华夏文明注入新鲜血液,为中国救亡引领未来航向。南渡南渡,大师命运沉浮于家国兴亡的年代;北归北归,大师们特定年代命运多舛。有大师的年代没有珍惜,“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吗?历史的发问振聋发聩,引人深思,让人回望,令人警醒。天佑中华,5000年文明滋养,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师在成长,我们相信“大师之后定还会有大师”。那时,中华必傲立于世界东方,华夏必再现盛世汉唐,中华文明之花必在天涯海角盛放。20xx0411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4

第一次在网上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被它封面上那些联袂推荐的作家的大名所吸引的,李存葆、莫言、张志忠、朱向前等,然后觉得很奇怪,何谓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什么才称得上是大师,这里所指的大师又是哪方面的呢?于是毫不犹豫地在网上买了下来,最近才看完第一部分,南渡,就深深被其中的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以及两者交叉呈现的内容所吸引,更准确地说是感动。有感于大师们的民族气节和精神,更有感于他们的治学、求学之严谨,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如何更迭,风云如何变幻,烙印在他们心底的那一份爱国与求学的精神不来,同样,带给我们的这一份感动也同样永存!

《南渡北归》它以时代背景,历史变迁为线索,按时空的逻辑细致全面地描述20世纪在我国国家危亡,民族饱受凌辱的特殊历史时代,一些有志有为的学术大师们的命运变迁,他们是中国近代最有名的知识分子,也是近代中国在饱受列强侵略和瓜分后保留下来的知识分子的种子,然而他们的命运,时运都很不济,可谓是命运多舛,用文中自己的文字来讲就是天欤,亦或时运欤?

在这样一部着作里,我们看到了无数大师级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们要么抱病离开,要么含恨而终,要么终于与自己毕生所追求所向往的事业与人生失之交臂,悔不终生。他们为了中国的文化传承事业,为了国家民族大义,放弃了自己原本美满的生活,违背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放弃权威、名利本可以双收的社会地位,或失去亲人,或离开爱侣,而这些都是他们所不想更不愿的,然而他们处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一切都身不由己,一切也都理所当然。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们付出了,牺牲了,可是值还是不值?

我想它留给我们后人尤其是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应该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与反省,如今局势安稳,环境充裕,我们可否一时像这些大师们一样潜心于学术,专注于真知,废寝忘食不是为了备考,绞尽脑汁不是为了作弊,我想我们不会如此肤浅,不会这么快对一件事情失去热情,失去耐心。

书中阐明了一个观点,当代的中国人(指那个历史剧烈变迁的时代),大多下愚上欺,官僚勾结、腐败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面对这样的民众,如果仅强其体魄,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也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在这一点上,我想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由强其体魄,转为强其精神、灵魂的观点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从这一个层面上来看,发展壮大中国知识分子队伍,重视文化、知识、品德的教育就显得越为重要了。这也是这批大师们命运剧烈变迁留给后人的一大启发吧。

可是还是有遗憾,还是让人回味无穷,如果吴宓真的迷恋毛彦文,如果徐志摩真的倾心于林徽因,如果生在和平年代,处于安稳之秋,也许有情人终能眷属,至少没有那么多凄美的色彩。如果陈寅恪真的是奔李庄而去,也确实去了,留给他自己的不会是深深的遗憾,留给后人的也不会是迷一般的历史遐想,然而,陈寅恪最终却舍李庄而去。自此,一代史学大师失去了李庄,李庄推动了这位三百年才得一见的大师。而史语所同仁与陈寅恪之间的交往也如滚滚长江中游走的鱼,渐行渐远,直至冲出三峡汇入大海的那一刻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5

近106个小时看完本书,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梅贻琦,傅斯年,朱家骅,胡适,张伯苓,蒋梦麟,朱启钤,梁思诚,林徽因,梁思永,陶孟和,吴宓,金岳霖,汪曾祺,沈从文,俞大维,吴金鼎,曾昭燏,夏鼐,徐志摩,冰心,吴文藻,刘敦桢,张怀九,查良钊,罗隆基,潘光旦,郑天挺,黄炎培,顾毓琇,何廉,皮宗石,黄钰生,罗家伦,陈三立,叶企孙,朱自清,冯友兰,梁实秋,陈福田,陈散原,胡福林,吴定良,赵忠尧,李瑞清,郭筠,曾宝荪,曾昭抡,胡小石,曾国藩,黎庶昌,曾国荃,郭沛霖,叶雪安,唐哲,杜公振,邓瑞麟,童第周,叶毓芬,沈刚伯,王铃,沈怡,沈性仁,黄万里,张光科,翁文灏,陈西滢,凌叔华蹇季常,王汎森,顾颉刚,费孝通,韩儒林,章伯钧,左舜生,褚辅成,冷遹,郭沫若,梁漱溟,罗哲文,史图博,王力,陈存仁,吴大猷,陶云逵,吴有训,王明之,杨石先,贺麟,汤用彤,浦江清,闻一多,刘叔雅,樊际昌,陈岱孙,邵循正,李卓敏,陈序经,丁佶,李约瑟,叶公超,周炳林,施嘉炀,秦缵,高崇熙,袁复礼,毛子水,刘清扬,唐景崧,唐筼,俞明震,胡传,董作宾,石璋如,高去寻,熊大缜,林语堂,张歆海,饶孟侃,余上沅,丁西林,徐申如,林长民,丁文江,张君劢,费正清,费慰梅,莫宗江,杨杏佛,鲁迅,程沧波,李大钊,马叙伦,郁达夫,沈尹默,李安宅,蒋廷黻,杨宝林,陈布雷,林伯渠,范文澜,郭宝钧,王天木,赵青芳,李霖烂,罗常培,冯文潜,郑昕,梅贻宝,赵世昌,茅以升,陈独秀,吴晗,李石曾,陈雪屏,徐炳昶,杨振声,丁山,张奚若,朱经农,钱端升,刘文典,钱穆,姚从吾,潘大逵,尚健庵,楚图南,罗庸,张清常,辜鸿铭,吴忠信,于右任,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李继侗,邵力子,陈铨,黄维,容庚,陈梦家,臧克家,俞平伯,华罗庚,刘崇鈜,钱钟书,熊庆来,唐兰,傅恩龄,雷海宗,燕树棠,李公朴,郑华炽,王献唐,屈万里,罗振玉,陈槃,劳榦,李方桂,傅乐焕,邓广铭,萨本栋,竺可桢,陈垣,汪篯,钱学森,钱三强,杨振宇,李政道,郑振铎………………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6

《南渡北归》共有三部,但由于时间问题,我才看完第一部《南渡》。《南渡》讲述的是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说实话,以往我是不愿看描述抗战时期的书籍,因为不愿去揭开那段历史。

但如今,合上这本书,我只觉神清气爽,一位又一位大师的经历在我脑海中回荡,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的抗战岁月。

《南渡北归》的作者名为岳南,《南渡》所述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尽管作者对大师们的叙述有时是批驳,但这反而展现出大师们别样风采。正如王安石所说:“不以其善而非其善。”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他人是了解其为人的基础。作者的客观叙述更让我对曾经知晓的大师们产生了别样的感受,感受到大师们的人性光辉。作者参考浩繁的资料,引经据典,治学严谨,让我充分的了解大师。

在那样一个战火连天的时代,大师们拖着沉重的书籍纷纷南渡。他们没有为自己的安逸去接受敌人的糖衣炮弹,出卖祖国,而是奋力保护祖国文化,那是一个时代的幸事。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华文化的血脉才被保存下来。

在这些大师的故事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便是“梁启超和李济的友谊”这一部分。梁启超对李济的推荐与鼓励不仅是对人才的重视,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更有甚者,梁启超为科学牺牲自己,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读完这句,让人不免扼腕叹息。虽然那个时代的大师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和学术成果仍被有幸保留下来,供后人敬仰。而且我相信在这些精神的引领下一定会有新一代的大师出现来带领下一代人。读完这本书,我感叹于大师们的坚守与执着,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缺少的,这本书也许会在我的思想上产生一些触动,让我再次面对挫折时,有勇气去战胜它。

正如岳南在采访中所说:“希望读者看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是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是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了张显的那种历史温情。”大师们所带给我们的历史温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大师已远去,风范犹长存。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7

吴晗是著名的明史专家。1948年11月底,时为清华教授,秘密潜入解放区等待出任高官的吴晗,派人找到胡适,让胡适留下,不要跟着国民党乱跑找死。当时这边许诺,让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兼任北京图书馆馆长。胡适斩钉截铁地给来人以著名的三句话拒绝了,哪三句著名的话呢?这里不说了,大家可以自行查证。

胡适南行之后,曾多次对人说,吴晗可惜,走错了路。他这样说,是因为吴晗曾经是他的得意弟子,他不愿看着吴晗从此走上不归路。吴晗随后以接收大员的身份,掌控了北大、清华。意气风发时,越发认为胡适是典型的狗坐轿子,不识抬举,是真正的“走错了路”。师生都认为对方走错了路,其实,没有谁对谁错,每条路都有他的不确定性,特定的年代也有特定年代的局限和历史环境,本文不以当时的事例映射当下,毕竟时代在进步,国家在发展,只想以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来警醒后人,对社会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对这一对师生,历史是这样记录的:

1948年底,胡适离京南行后,受蒋委托,以私人身份赴美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一做,就是10年。蒋政权逃离大陆后,胡适在美自谋生路。这么大一个知识分子,与其他人一样,填表求职,买米买面,其间苦痛,不足为外人道也。

1957年,蒋介石亲请胡适回台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离美赴台。

1962年,当吴晗在北京副市长任上时,胡适在台北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一时,台湾大恸,蒋介石为之亲挽: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胡适只会打麻将的小脚太太江冬秀看着如此壮观浩瀚,涌动不息的人潮,对长子胡祖望说:祖望啊,做人做到你爸爸这份上,不容易啊。

台湾人所以会对胡适先生有这样的情怀,是因为49年前后,当时所有重要的知识分子要么就留在大陆,要么就流亡海外。傅斯年主持台湾大学时,连教师都招不够,还是用从大陆史语所跟过来的研究员们当教授才解决了当时的困难。所以,以胡适当时的地位,在台湾非常困难的时候,愿意回台湾担任这个职务,主持中央研究院,台湾的老百姓从心里觉得胡先生是认同我们的,来支持我们的,对他非常感激。那种感激之情确实是发自内心的。

新中国成立后,吴晗焕然一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他那段时间的写照。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 篇8

读完岳南所著《南渡北归》一书,洋洋洒洒三大本,回顾百年之前,时代洪流所裹挟的,一群读书人文化精英们的故事。他们的名字包括胡适、陈寅恪、王国维、傅斯年等等,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民国大师们,描绘他们的行状和风采。

从清末民初开始,重要的几个历史阶段,如民国建立到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到北伐战争,gmd夺得全国政权,再到抗战爆发,再到抗战胜利,然后内战爆发,gmd败退逃亡孤岛,逃岛之后一峡两岸不同的光景。大致那风起云涌的几十年可以分为这六个阶段。

书中所记载的众多人物生平,以及他们之间这样那样的关系。比较有趣的,如林徽因和徐志摩,和梁思成,和金岳霖的关系。

再有如斗士闻一多,早期的新月派诗人,法西斯分子,再到抗战后期完成的惊人的转变,不禁让人大吃一惊。原来人在不同的年龄环境心态的影响下,竟然能出现如此180度的转变。

再有如胡适,从爆得大名成为中国自由主义的领袖,再到抗战之前主张议和,再到抗战中出任驻美大使,为美国限制日本,并最终迫使日本偷袭珍珠港,立下不世之功。

或者像傅斯年一样,以自己豪迈的气概,成为胡适的过河卒子,在抗战军兴时,安排各种工作,为抗战后方的教学研究事业,也是立下不少功劳。

凡此种种,数不胜数。说几件自己比较在意的事。

王国维投湖自尽。所谓文化人,就是被文明归化的人。王国维作为一个古典主义的文化人,当过溥仪的老师,又深刻的沉浸在包括清代在内的中国古典文化之中。北伐战争时,北伐军节节胜利,他感觉北方的传统文化必然被新文化取代,而自己也可能成为攻击的对象而受屈辱,在悲伤与惊恐中,选择投湖自尽也就不是不能理解了。

再一个,梁思永抗战中病重,无钱无药医治,傅斯年多方奔走,写信给国民党高层,希望他们为国家计,为人才计,不要因为其父梁启超的原因(梁是保皇党,后又当了北洋政府的教育部长,于国民党是一贯对立),而见死不救。最后是蒋介石拨了自己两万元私帑,救了梁思永一命。

再一个,胡适这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被定为战犯,自己他对面包自由的论断,着实精彩。没有自己深刻的思考,是不可能对人,对社会有如此准确的洞见的。而后三十年间,一帮趋炎附势的小人,鸡犬升天嚣张一时,却最后困得关牛棚坐飞机,多少人惨死,自杀,被逼疯,在大好的年纪却没有学术成果,也是他们热衷于权力的报应吧,也是那一批学人的不幸。

另外,当年西南联大建校在昆明,有一点考虑,就是如果抗战失败,方便联大师生通过缅甸流亡海外。假设抗战如果真的失败,那中华文明就真成了一个流浪的文明,就去犹太人一样,这样的情况下,中华文明还有恢复的机会吗?

人是文明的载体,只要中华文明还有内在的生命力,无论作为载体的人生活在哪里,无论他是什么民族和国籍,在他的身上都是中华文明的延续。

有一幕,抗战之时学生转移,要渡过一条河流,天上有飞机轰炸,国军士兵背着学生趟过河流,这就是一个国家对文明种子的保护。

另一幕,在吃不饱穿不暖,还有飞机轰炸,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下,学生在努力学习,努力的做着研究。

一个国家对文明文化延续的重视和保护,一个民族对传统和现代的学习和研究。有此两点,中华文明就不会断绝。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年轻人大丈夫自然当纵横四海,闯出一片天地。但事业有顺利也有不顺利,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著述立说也可为文明作贡献。再差一些,大环境不允许你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那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爱人先爱己。智者不立于危墙之下,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也要保住自己的那点德,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底线。

读后感《南渡北归的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读后感大全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南渡北归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关于《南渡北归的读后感》的版权说明:

本文由 佚名收录 同学写作的读后感-南渡北归的读后感由读后感大全网友集稿而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中由作者提及的观点和立场均属作者自设,本站无权干涉也无相关责任

本站完全免费为全国学子提供各类优质读后感范文,以及写作辅导为已任,对于各类转载引发的纠纷及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 读后感结尾 New

        精选春读后感结尾合集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

  • 牧童三娃读后感

        神笔马良一书中的牧童三娃读后感(2篇)一篇故事一篇心得,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阅读《牧童...

  • 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范文大全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鲁滨逊漂流记就是一部让人印象深...

  •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个人阅读感想汇编五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在阅读托马斯·哈代写的德伯家的苔丝后可以学到...


  • 读城南旧事心得体会

        热门的林海音城南旧事读后感集锦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在阅读林...

  • 下雪的句子

        精心挑选的下雪时候忧喜皆有的短句【精】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说到下雪就能想象一副白皑皑的画面,那么你...

  • 玛蒂尔达读后感

        玛蒂尔达读书笔记摘抄汇集5篇学无止境对任何人来说都适用。在仔细的品味玛蒂尔达以后,感受到了作者的价值观带给我们...

  • 初中香菱学诗读后感

        2022读后感推荐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汇编五篇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观看一本书之后,...


  • 小王子读后感100初中 Hot

        读后感精选:小王子读后感初中实用版(5篇)初中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仍然需要大人的细心引导。一日读书...

  • 牧童三娃读后感 Hot

        三年级牧童三娃读后感200字一篇故事一篇心得,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每个人对于《牧童三娃...

  • 牧童三娃的故事读后感 Hot

        【读书有感】牧童三娃的读后感怎么写五篇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

  • 灯笼读后感 Hot

        [荐]灯笼的读后感合集720字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可以...


  • 神笔马良中的大奖章读后感 Hot

        [推荐读后感]神笔马良中大奖章一读后感集锦(6篇)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好的作品会引起读...

  • 愿望的实现读后感 Hot

        小学二年级手抄报愿望的实现读后感在读完愿望的实现这本书之后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出来,同时还可...

  • 三年级下册小虾读后感 Hot

        读书心得收藏:小虾课文三年级下册读后感五篇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观看一本书之后...

  • 一起长大的玩具的读后感 Hot

        [精选推荐]一起长大的玩具读后感三篇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