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作者: 佚名收录 更新时间:2023-01-18 00:31:12 阅读数量: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9篇

相信很多人在读了作品这本书后,对于它的情节会印象深刻。我们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不妨用读后感来一一记录下来。你想知道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读后感质量吗?以下是编辑收集整理的“中国精神的读后感”,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1

我国孔子的第77代传人—孔一诺,他的母亲从不溺爱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就让他从中国到美国军校去锻炼。

在那里生活的孔一诺刚入学时,早上洗漱起床只能用40秒就得到饭堂了,吃饭是机械动作,而且吃不饱,在第一个月中,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就下床在书桌前给母亲写信,自己已经不想在这儿了。他在家时家境很好,可以在北京最好的学校上学,如今,他希望离开这所军校。

后来有一次,他去卫生间洗澡,大约过了三十几秒,教官把他揪出来,直接就用拳头打他,他问为什么打他,原来是因为这所学校洗澡只能用30秒的时间,只要一超时,拳头就会招来,他只好用毛巾擦擦身上没有洗掉的香皂。晚上,他趁别人都睡着了,又起床洗干净了。

经过一年时间的训练,被比自己小的孩子打哭的孔一诺变成了刚正不阿的男子汉,后来渐渐当上了中尉,上尉,军官……他用严厉的方法培训新兵。

他用三年就有正团级的待遇了,孔一诺是我国唯一一个中国人到西点军校上学。

现在我每天都有优越的环境,我每天吃得饱,穿得暖,有父娇宠,唯一不好的缺点就是贪玩,每次我出去玩,不玩到天黑就誓不罢休,所以每次多是妈妈把我拽回来的。

现在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深有感触,孔一诺有比我还好的条件还刻苦学习,锻炼自己,我一个胖小孩,一个无知的小孩还要那样“刻苦”的玩吗?我学习时,学着学着就开始发呆,时间也常常这样浪费掉。

所以,我下定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以在闲暇时,下下棋,跑跑步,看看书……做一些有益的事。在母亲的庇护下,我茁壮成长,及时补钙,然而,心灵的钙需要我们自己及时发现,及时向自己的精神补“钙”,内外兼修,健康成长。孔一诺,我要向你看齐!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2

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呢?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人的精神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阅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读了此书,不得不佩服辜鸿铭先生的文化修养,于是我上网搜了有关他的资料。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二十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辜鸿铭先生用他对中国的理解,向世界宣扬了儒家思想,阐述了他眼中的中国人。

“中国的人性类型给你的整个印象是他的文雅,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文雅。”这是辜老对中国人性格的描述,他还引用了一个例子,他曾在某个地方读到一位在两个国家都住过的外国朋友的评论说,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而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不知道对日本人的这种评价是否真实。但他认为但凡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会像他一样赞同对中国人的评价。相对西方人的张扬,追求个性,我们中国人更多倾向于中庸之道,温文儒雅,彬彬有礼,给人一种不温不火之感,亲切而没有距离感。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被忽略,崇洋媚外之风愈烈。西方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气氛十足,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却越来越冷清,我们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穿的是“破”裤子,哼着大多数中国人听不懂的rap。

我国当前社会,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社会的教育,都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大学里英语成了必修课,英语学分占的比列也比较重,考四六级更被我们大学生视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我们的《现代汉语》、《大学语文》在很多的学校都处于选修课的地位,有的学校甚至连这样的选修课都没有。这些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

辜老的书对中国人的精神分析深刻精辟,然而,有一些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他赞同忠君思想,他赞同纳妾制,用茶壶和茶杯生动的比喻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时代不断进步发展,我们的目光也不能停留在封建的古代,在文明的现代,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一夫一妻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新时代的女性不应该像古代女人一样将全部重心放在家庭上,女性也应该拥有自己的事业,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为社会做贡献。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3

读完了辜老先生的两册《中国人的精神》以后深有感触。读到精彩之处可以拍案而起可以大叫畅快。读到晦涩之处会反复揣摩,反复掂量,读到精髓之处会理清思路、比较我的想法与他有何异同,有时候,会有所保留的接受他的意见,有时候,我理解,但是不接受。

很久没有这么认真的读一本书了,感谢党校培训推荐的书目。虽然前前后后用零碎的时间读了很久才读完,但是真的很有启发,也学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跟一位师兄说我想沉下心来读书了。用我剩下的大学时间做真正有意义的事,也许这也是辜老先生带给我的吧。今天看到有同学拿着书从图书馆出来一副沉浸其中的样子,突然觉得这样做学问,才是我向往的。不过,谁又能知道呢,年轻又肤浅的我,想法时时会变吧。但是最近常常想起小时候读书时那如饥似渴的感觉,长大后被各种世俗的事情冲昏了头脑,都忘记要好好读书了。

下面想以摘录书中的句子为开场白开始我的读后感

看这本书看到现在,有一段话始终是我的最爱,每每读到心中都十分感动:

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糙,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丑陋,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俗,但粗俗中并无好斗和嚣张。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愚蠢,但愚蠢中并无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狡猾,但狡猾中并无阴险。

我不知道辜老先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番话的,在有人看来是自欺欺人的安慰,在有人看来是真实的写照,在有人看来是为了激励国民宣扬我国,在我看来,是老先生自身一种骨气的写照。从旁人对他的描述中可以发现,辜老先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怪人,他在中国的牛津运动中摇旗呐喊,保护中国千年的文化不被康有为等人毁掉,而与他一起的那些翰林院的学士们则被现在的历史书称为迂腐的保守派保皇派,尽管他们的目光确实有所狭隘,但是我们谁又能确切地说康有为等人是成熟又真心的呢?长久的处于一种说辞中的我们,殊不知辜老先生为了真正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流逝痛心疾首,为世人,尤其是他所说的暴民,对君主的误解和反对是多么的愤怒。我常想,也许我们从来没有从光绪或者慈禧的角度想过他们的处境,在国家的生死存亡之际,一人或两人的力量能有多大,能将运转了几千年的封建机器重新翻新使之再次焕发生机呢?也许,是众多人的庸庸碌碌导致了历史的悲剧,而这一条链条上最关键最扎眼的是位于最顶层的皇室罢了。

回到刚才的话题,即辜老先生的骨气和气节。从整篇文章中流露出来的中国人的精神其实有一大部分是老先生的真实写照。清高或者说骄傲,其骄傲程度不亚于现在欧洲人轻视外来人种的程度,这与历史书中讲的.中国人自奉为天朝上国有很大相似之处。但是,如果他以相应的礼节被尊重,他并不介意客人说一些他不赞同的观点,他的骄傲还体现在民族气节上,他说:他们(外国人)以为他们只消招招手,我们就得来。但是不得到尊重,他绝对不会低头;守旧或者不随波逐流,他一直留着长辫子,他说那是一个标记,是中华末了的一个代表;自恋或者自负,他熟练运用英文德文等,了解各国的哲学,嘲笑美国是一个没有哲学的国家,他有广博的学问却没有聪慧的学生来求知,他满怀抱负,但始终觉得没有得到重用。英国小说家毛姆在拜访他的时候,细致的描绘了他的容貌、言行,现引用辜老先生赠与毛姆的一首小诗:

你不爱我时:声音甜甜,烟波含笑,素手纤纤;待你爱上我时:声音却变得凄楚了,满眼是泪,睹目痛惜。

伤心啊,伤心之爱使你不可爱。我渴望岁月飞逝,那你就会失去明亮的双眸,桃色的肤肌,和你青春所有灼眼的神气。

到那时我依旧爱你,你才会珍惜我的痴情。令人羡慕的年华转瞬不在,你已然失去了明亮的双眸,桃色的肤肌,和你青春全部诱人的神采。

唉,我不爱你了,即便你上心我也无心再爱。

辜老先生受德国影响较重,在他的作品中常出现歌德的话语,在他关于中国不需要宗教的阐述中,讲到歌德的话:谁有科学与艺术,就也有了宗教。谁两样都没有,就须有宗教。哈,这是多么大的讽刺。一部分传教士们自以为是的闯进我们神圣的国度,口口声声说要给我们信仰,殊不知这种文化侵略对我们千年来的孔孟文化是没有任何撼动的力量的;现在有些新中国人民睁着大眼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缺少宗教,那我请问你们学过的论语、三字经不是给了你们做人最基本的规则了吗?你们的父母不是一直在给你们最基本的供养和关爱吗?你们还需要什么宗教和信仰?!没有宗教我活得很好,我周末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可以休息或跟家人在一起,还有什么比快乐的过一生更重要呢?有人说犯罪是因为缺乏信仰,有人说自杀率升高是因为缺乏信仰,有人说人在无助时需要信仰,我说,放屁。

我想,关于辜老先生对于应保留君主制的观点,我不能苟同,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是一家之言,对于辜老先生关于慈禧的观点我也是当做补充历史知识,但是对于他对宗教的看法,他对于中华民族深邃精神的理解和强烈维护,我是深深的赞同和感动。其实从理想的层面上说,传教士和警察都是没有必要存在的人类社会的产物。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4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里我们的祖国经历了大唐盛世,经历了清朝闭关锁国,也经历了国破家亡。但很荣幸我出生在欣欣向荣的祖国,如今的祖国在很多领域都走在世界的前沿,比如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我之所以这么了解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因为我读了《我的中国芯会指路的北斗》这本书。

这本书的开头是三个好朋友在讨论老师布置的作业:以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为主题,分享自己的感想,出于好奇心,他们出去野外求生,由于天气的原因被困其中,后来蛋蛋表哥通过北斗定位系统进行定位,最终使他们获救。结尾是几个好朋友和蛋蛋的父母沐浴在夕阳下欢声笑语地踏上了回家的归途。中间部分阐述的是这三个好朋友探索北斗奥秘的过程。

这本书的作者以幽默风趣和慷慨激昂的语言叙述着中国航天史,书中令我久久不能平复心情的故事是我国发射卫星,需申请频率,如果七年内不能发射且传回信号,则申请作废。眼看着离七年倒计时还剩三天的时候,卫星突然发生故障,在千千万万的北斗人的努力下,终于在最后前四个小时发射成功,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北斗卫星的合法频率保住了。也正是北斗一号才使我国变成了航天强国,而获得如此光辉的成就是靠无数北斗人不眠不休的工作,促使他们如此发奋工作的动力是他们的爱国精神,他们知道创造北斗的重要性,他们更知道自己站起来和被别人拉起来是两码事。正是因为北斗人的努力,才一步一步的把中国变成航天大国,使我的日常生活变得更有保障。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倘若盛世将倾,我辈愿挺身而出,报效祖国。浩瀚宇宙里的北斗卫星就是北斗人报效祖国的最好证明。

北斗卫星的问世,造福了千万百姓,作为其中的一员,北斗卫星也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早晨起床的精确的网络时间,吃的由安装北斗终端的无人机喷洒农药长出的小麦做成的面包,手机导航等都得益于北斗卫星。让我感触最深的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是去一个陌生的小吃街玩时,没做好攻略迷路了,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大舅拿出手机使用手机导航得知我们的位置,从而找到正确的出口,当时我还迷惑不解大舅怎么找到的出口,现在我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这里面也有北斗卫星的功劳。

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几个夜晚,每当夜幕降临,抬头望着头顶那片星河,总感觉在无数繁星铺成的星河中,有我们伟大祖国的北斗卫星,顿时让我感到无比自豪,这一颗颗小小的北斗卫星,代表的是北斗人的航天精神,也代表着日益强大的祖国。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5

读《雷锋精神在中国》丛书后有感吴娟林

1963年党中央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到今年已经是40周年!40年来,雷锋的名字,在我国家喻户晓,镌人了亿万人的心灵;雷锋精神,在我国薪火相传,从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延伸。

雷锋从小就热心肠,乐于助人,见人有难,他便奋不顾身,冲上前去。

有一次同班有个同学因患重病不能上学,雷锋就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到她家去给她补课。同学小朱学习不认真,字写得歪歪扭扭,正如他自己说的,像鬼画符。雷锋为帮助他,宁愿放学后多绕路,陪他回家,帮他练习写字,并诚恳地对他说:不要以为写字是小事,从小养成马虎的习惯,长大了办事也不会认真的。在雷锋的热心帮助下,小朱以后不仅写字认真,而且学习、劳动和课外活动都很认真,成了好学生。

还有一次,在开车途中,有几个人跪在地上拦车,万分焦急地哭着说:行行好,救救我们吧,救救我们吧.....。原来是一位妇女难产了。雷锋连忙把那位产妇抬上了车,直奔医院。由于及时赶到,保住了产妇和小孩的生命。她丈夫拿着锦旗,跪在地上向雷锋道谢。

看了这番情景,使我回忆起一件往事。那是一个下着蒙蒙细雨的夏天,我正打着伞兴致勃勃地走在放学的路上,忽然看见一位拄拐棍的老爷爷,拖着沉重的步子一步一挪地向前走,雨水使他成了落汤鸡。见了他那狼狈的样子,我禁不住笑了起来,把头一摆,转身就走了。现在,每当回想起这件事,我心里无比内疚、懊悔。与雷锋叔叔相比,我是多么地渺小,我的内心世界又是多么地黯淡无光呀!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雷锋,用他短暂却光辉、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做到了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早已牺牲,但是,雷锋精神必将永生!40年学雷锋,常学常新,便是证明。

我们牢记雷锋的嘱咐:爱憎分明,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是我们的好榜样,他将鼓舞我们永远向前,永远向前。指导老师:陈开年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6

历史是民族的生命——《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1000字!

《中国历史精神》一书是1951年钱穆先生在台北“国防部”特约演讲的集合本,每篇讲稿都主题鲜明,论证有理有据。钱穆先生博古通今,他的著作令人读来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很多人虽然从初中时就开始学习历史,但是,却仅仅是限于学习历史知识,对历史并未有过宏观的理解。在学生时代,历史就是一门课程。随着年龄与经历的增长,不禁有这样的疑问:历史到底是什么?

钱穆先生书中提到,历史是一种经验,是一个生命。我们以前以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是故纸堆里的往事,却忽略了历史的生命和精神。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可以有几千年的历史,这历史,就是这个民族的生命,文化的生命。“生命一定会从过去透过现在直达到未来”,我们今天常常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这也是用历史的视角来看待生命。

中国人历来重视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每当朝代更迭,新兴王朝就会为已灭亡的前朝纂修史书,所谓“兴朝而修胜国史”,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流传千古、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今天强调“历史意识”也是对古人精神的传承。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把握历史”。历史的生命孕育出历史的文化和精神。如果一个民族的历史消亡了,那个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也会随之消亡。中国史上,西夏国灭亡之后,西夏文字渐渐成了无法解读的“天书”;世界史上,也同样有很多文化随着民族的灭亡而消失。中国是世界上仅有的自有历史记录以来,历史从未间断过的国家。只有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才能孕育出世界上最悠久最伟大的中国民族。

历史不灭,历史精神就会永存,民族就会薪火相传。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潮流之中,经历无数次天灾与兵燹,有许多人前赴后继地守护历史,守护历史精神。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改造自然与自我的进程中,任风霜雨雪沧海桑田战火硝烟洗礼,历史的生命在不断延续,民族的生命进程在不断前进。钱穆在演讲的前言里说到:“记得在四十四、五年前,我尚为一小孩子,那时便常听人说中国快灭亡了……恰巧在那时,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就是梁任公先生的《中国不亡论》。他认为中国是决不会亡国的。我读了这篇文章,无异如在黑暗中见到了一线光明,刺激我,鼓励我,中国还有前途,民族还有将来,我们中国人的人生还有其意义和价值……对梁先生“中国不亡”这四个字,开始在我只是一希望,随后却变成了信仰。

读完钱先生的书,我对中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骄傲与自信。一个人如果“失忆”了,就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同理,一个人只有记住自己民族的历史,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守住自己的“中国心”,稳住自己的“中国魂”。历史是民族生命,它贯穿在民族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我们生活的“今天”,曾经是无数先贤志士无比期待的“将来”,也会逐渐成为后世子孙缅怀的“历史”。在历史的时光轴上,点点滴滴,就汇聚成民族生命的进程。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必要了解历史和历史精神,了解五千多年的岁月练就了我们怎样的民族特性、价值观念;塑造了我们什么样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以及给我们留下了怎样需要悉心解决、小心防范的问题。今天,我们要提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如果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自信从何而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记住历史,记住初心,记住因何而出发,这样才能走向远方,永不迷途。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7

我们都知道,中文就是汉语与汉字,经历了3000多年演练变化的语言文化,是全世界唯一的二维文字,可以表音、表意、表形,是现阶段人类文明中最稳固也是最先进的语言文字。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作者辜鸿铭讲述了他对中文的一些独到的认知与理解。

作者认为“汉语史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必定战胜英语”,并从思维速度、发音、构成组义等角度进行了论证,真实诚恳令人折服。但我却对自己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学中文,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语言,还是因为它是最博大精深、最先进而学习它?对我而言,我的理由有三:

中文,是一个中国人的象征。它代表了你的归属、你的身份,更像是一个标志。这不仅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整个民族。中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精神的根。举一个很平常的例子,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跟随父母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没有及时教他关于他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如方言、历史、习俗,段时间来说他还可以说那里是他的家乡,是他的归属之地,但久而久之,一代代地过去,当他的子子孙孙再回过头来,除了血脉,他们已经丧失了全部可以标志他们家乡身份的东西,或许也可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种新的文化,一种新的传承,新的身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地方出来的他们了。这就是原始归属的丧失,文化标志的一种丢失。中文,它并不像护照、身份证等具体的一个物体,证明你的来源地、你的身份,它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如中国心一般的精神上的东西,别人或许不知,但只有你自己明白中文在你心中的烙印深浅,只有自己在明白自己的归属。我学习中文,因为我仍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

中文,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它记录了中国的文字系统,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并且在不断的发张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对联等文化,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试想如果不学习掌握汉语与汉字,如何能够真正体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有的人会提出疑问,连古代的文言文都可以用白话文进行翻译,中文也可以通过翻译成其他的语言进行学习交流,理论上是如此,但是真正对比过两者的同学应该知道,就算你如何精妙的翻译,与自己用原来的语言明白的文化内容肯定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这就像是一个需要验证的传承一样,要想得到其真正的传承,就必须有一个相对应的钥匙,才能通过考验。中国文化也是一样,你必须学习中文,你才能真正的窥视到它的“博大精深”之处。

这就是看了辜鸿铭这本书的一些对中文的观点后,对自己所提出来的提问以及解答,或许解答的还不是很充分,很透彻,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继续前进的理由,一个支持下去的信念。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8

捧起《中国精神颂》这本书,禁不住又一次心潮澎湃。中华民族无数爱国志士、劳动模范的赤子之心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为祖国61年来的辉煌成就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书中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告诉我: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书写了、书写着中国光辉的历史。

在这本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狱中的白色稿纸上写就《可爱的中国》的先烈方志敏,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灿烂数学明星苏步青,假如能够再生,我仍选择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的北京市中学生梁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现在的中国,正发生着天翻覆地地变化,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 ,科技越来越发达。现在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骄傲的说:我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国的新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将中国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在这本书中,让我时时热泪盈眶的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无私奉献精神。王昭君为了民族大团结,远离家乡,长期定居匈奴;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河北农民马永顺栽种365000棵树,给后人多留下一片青山;十三个唐山好兄弟在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中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可怕的中国人,多少年来无私奉献、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令世界刮目!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决不能因为家境富裕而放弃对知识的探索,以及对祖国的回报。我们应该弘扬中国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报效国家。

合上《中国精神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肆意奔流。有一个声音在我的心中大声呼喊: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又能爱哪一个人呢?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9

近日读了一本季羡林先生的演讲和文章的集子,第一次读这样的书,但是可以整体体现出季老的想法,我认为还是很有感触的,应该写一写,多年之后再读,然后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毕竟阅历很能影响一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

季老是09年去世的,他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跨入21世纪之前,他有着很多憧憬和向往,当然也有很多对20世纪的批评和他看到的可能顺延到21世纪的不好的风气。在我看来季老就是一个预言家,或者不如说是季老对社会有很透彻的分析更准确,因为他老人家说的问题在现在看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谈一谈大的方面吧,季老认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前都是西方的文明引领者社会进步,如今该轮到东方文明了,这同中国的崛起,东亚地区逐渐繁荣的现实是温和的。季老还讲西方的文化主张分析,任何事物都要不断地分解,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析,直到不能再分为止。不说这样的方式好还不是不好,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地球变得越来越糟糕。而反观东方的文化是综合的,讲究全局统筹的,应该是医治社会问题的良药。不论东方文化是不是要重放异彩,我们首要的问题是传统文化已经被丢失的差不多了。

季老在上个世纪就已经看到社会的浮躁,年轻人所谓新潮的思想带来的是多么无趣的行为。现在看来季老的分析是极为透辟的,全社会的人都聚焦在权、钱上,唯利是图,过去朴素的民风淡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远了,过去我们日子虽然过得穷,但是人是健康的,每个人都勤勤恳恳的工作,积极向上,如今那样的日子好像不存在了。

很难想象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她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当然会变好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希望未来中国的强大是有精神力支持的,中国人信仰了五千年的传统不能丢失,这不是封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性,失掉了民族性,中国就要病了。

季老已离去多年,这世上早就没有了大师,只剩下了一代代地追随者,你是我是大家都是,我们有责任把大师的精神传承下去,让这中华民族再现盛世雄风!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国精神的读后感9篇”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中国精神的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

关于《中国精神的读后感》的版权说明:

本文由 佚名收录 同学写作的读后感-中国精神的读后感由读后感大全网友集稿而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中由作者提及的观点和立场均属作者自设,本站无权干涉也无相关责任

本站完全免费为全国学子提供各类优质读后感范文,以及写作辅导为已任,对于各类转载引发的纠纷及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 秘密花园读后感 New

        《秘密花园》读后感范文汇编古往今来,书籍一直引领着人类前进,读了秘密花园后,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此时将我...

  • 读病隙碎笔有感

        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读后的感想精选在看完史铁生先生的书籍后,我想,他的一生,一定是平淡而又意味深长的!史先生对命运...

  • 蓝色的海豚岛读后感

        蓝色的海豚岛的四年级读后感范例7篇读书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近来,很多人都被司各特·奥台尔所写的蓝色的海...

  • 读狼王梦读后感

        范文系列之读狼王梦读后感简短(9篇)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


  • 诗经读后感

        [精品范文]诗经读后感模板汇总10篇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

  • 开学典礼读后感

        开学典礼读后感汇总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开学典礼读后感”。书是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读作者...

  •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600字通用5篇这部作品的价值总会历久弥新,这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捕捉转瞬即逝的灵感。您是否对于...

  • 魏书生工作漫谈读后感

        魏书生工作漫谈读后感1500字汇编当我们读完一本好书后,从中获得的感想会一直留在心中,读作品,让我们的心态变得更加...


  • 小王子读后感100初中 Hot

        读后感精选:小王子读后感初中实用版(5篇)初中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仍然需要大人的细心引导。一日读书...

  • 灯笼读后感 Hot

        [荐]灯笼的读后感合集720字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可以...

  • 课文小虾读后感 Hot

        最新实用!小虾读后感范文汇编(6篇)阅读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可以开阔视野。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会被书中的情...

  • 吴伯箫灯笼读后感200字 Hot

        [热搜读后感]吴伯箫的灯笼读后感(810字)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优秀的书籍后,内...


  • 三年级下册小虾读后感 Hot

        读书心得收藏:小虾课文三年级下册读后感五篇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观看一本书之后...

  • 灯笼会读后感 Hot

        [读后感必备]灯笼读后感简短五篇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 红岩每章读后感20字 Hot

        小编分享:红岩每章读后感汇集七篇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

  • 神笔马良中的大奖章读后感 Hot

        [推荐读后感]神笔马良中大奖章一读后感集锦(6篇)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好的作品会引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