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作者: 佚名收录 更新时间:2022-11-28 00:31:19 阅读数量:

[读后感分享]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简短8篇)

读书,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作品便是一本给我们精神粮食的好书。我们在写读后感时,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我们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写作品吗?有请驻留一会,阅读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整理的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篇1)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篇2)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篇3)

终于看完了王阳明,很有哲理的书。感觉自己还没有很透彻的理解心学的真谛,大概就是至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可是真正做到这样缺很难,正如王阳明所说,事情到来之前,谁都明白至良知,可是真正遇到事时,又有几人能不动心呢。没人能天生就能做到,所以王阳明指出要事上练,这也是和禅宗本质的区别,就是要在事中去做,去实践。但又得先遵从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去做,这是和理学的区别。王阳明心学是禅宗的心和理学的做的完美结合,使人内心强大,知行合一。

看这样一位圣人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所经历的是常人无法忍受的困难,但是他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在困难中悟道,悟出最适合万物的真理,这也是和他的家族影响有关的,还缘自他少年时期的广泛学习以及成为圣人的志向。经历了种种磨难,自己的心也在不断思考,成长,在实践中发挥了他的心学作用,用到了他的军事才华。取得了丰功伟绩,但是没有回报。他已经不看重名利了,他的心中只有良知,不管什么都不会动心。

最终良知是胜利的,他受到了广大百姓的认可,流芳百世。心学创办者——王阳明。

这本书会让你了解一位圣人的生平事迹,学到被人们忽视的,最简单的,也是最难做到的,至良知。它能让你的心变强大,更有智慧。

值得尊敬的圣人,他的学说,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篇4)

这书是以故事为主导的传体。但作者一下把王阳明捧到前无古人的高度,这是作者不顾事实,一下又把王阳明贬到地下,一文不值,这也是不顾事实。作者的心学可修偏了。王阳明是个了不起的人,尽管我不同意他的学说的主要和关键部分,但不影响他在黑暗的明朝为百姓发光,成为黑暗中的光明。如果不看他心学的精髓或作者说的什么终极真理,其他部分很多是对我们有帮助的。他说的要凭良知做事,不能将犹豫思考后的趋利感受认作良知,要学习知识,并断在实践中检验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知的光明。但这些之外,导致这学说成为异端甚至罪犯无罪辩护依据的是,无政府主义,唯心主义,这些让心学变为私欲邪道的开脱和教唆犯。他说,每个人都有良知,心里就有天理,心的感受就是天理良知,且不需外求,不用借助外力就自知良知天理,不需要像外人学习,心的第一感受就是真理 ,不用听别人的,与自己心的感受不符的都是错误的,没有人可以支配自己,自己的心是主宰自然甚至天地神鬼的,人人都是圣人。人一出生就是,就天然不需要学习就自始知道天理良知。凡事问心就行。验证的方法是任何事心里第一个直觉感受就是天理良知了,照着做就不会错。。。这些才是他的精髓诀窍。但显而易见这些錯的太离谱,这些对天生就是真圣人的来说还差不多,但哪有自小不学习的呢。他居然说打仗有良知就能赢,不用学兵法。他弟子听闻说那我就可以领兵打仗去了。他又说没那么容易,要不停的在事上练…这就是自相矛盾,逻辑混乱。玄乎其神。因为王自己也有重要的内心矛盾,一直没有解决,他是个三心二意的人,立场不坚定也不愿承认失败和否定自己不行。虽然这对我还比较简单。哈哈。他一会佛一会道一会儒,最后修儒,一方面是他建功立业心太强,功名心放不下。另一方面是他的家风很好,祖上传下来就是以良知办事。最后他为了功名钱上了科举入了儒派。不过他自始用道教方法修身养性 这也是祖传的爱好,但要命的是一直吃丹。他想得道成仙得不了,对老道长二十年前的预言说二十年后还会再见及指教接受了,可二十年后见到道长却毫无好奇心,无法理解。我肯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让道长说怎么一见面就知二十年后一切及运数。求知了还可以记录下来给今天的我们看嘛。这可看出他求道心不死,以致后来多次公开否定道佛,却暗里修用。矛盾的两面派。最后我认为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有能力的好人。愿他的轮回总有得到正解和正果的时候[微笑]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篇5)

本来不想写这个书评,因为内容让我很失望,既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论点支撑,又在一直强调与他人的不同。王明阳心学完全就是“入世”的佛教,道教思想。本书以叙述王阳明成长到去世跌宕起伏的一生,一生心得\心学\,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在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影响不了你。这不就是佛教讲的:一切唯心所现唯心所变。心是一切情绪痛苦的源头,把握了自己的心性万事物就左右不了你了。而中心思想:格物致知,致良知。那什么是格物致知,致良知?探索万事万物获得知识,做事全凭良知。首先这个思想就是不成立的,每个人受教育程度不一样,家庭背景不一样,你如何去衡量每一个人中心的良知也是一样的?既然评判的标准都不一样,如何去评价事物的对错?所以,心学思想只适用于受过同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书中提到心学与佛教禅宗的不同,不同之处就是在于知行合一,在现世之中修行,可是佛教道教何尝不是需要在现世之中才是真正的修行?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篇6)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读了郦波老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仍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看到度阴山写的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又有了再读王阳明的渴望。再次纵览王阳明的一生,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为之肃然起敬。悟道心学、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每一件于他人而言已是辉煌的一生,对王阳明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王阳明用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再读王阳明,对心学又有了一些更深的感悟。

致良知:守住心中底线。

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中有个能分是非善恶的良知。

王阳明的一生都是坚持按良知的指引去做,所以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是非善恶之心,但很多时候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可以遮挡我们的良知,功利之心、贪欲之念、纵情之求,我们忘记了要时时打扫自己的良知,让它清澈、明净、透明,反而被自己的欲望层层包裹起来,忘记了良知的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现在想来,也有不忘良知的意义。不论我们走到哪里,要做什么,一定不要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不要偏离了良知的道路,不要与自己的初心越走越远。

致良知更重要的还要持之以恒。

王阳明在生命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像一道强光直抵我的内心,震憾、钦佩、叹服,仿佛一切的情绪都无法描述,我有了欲哭的冲动。一个人如果能光明一生,这是何等闪耀的人生,即便籍籍无闻,即便没有丰功伟绩,但这一生一定是无憾的是圆满是美好的。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圣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但这个世上终有善恶之分,有美丑之别,就是很多人无法把良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那些我们曾经坚持的、捍卫的、遵循的良知,在物欲横流中逐渐面目全非,逐渐不知所踪。

事上练: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军事上体现出来的雄才伟略,让人啧啧称赞,这就是心学表现出的力量。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最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事上练。他是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备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岁时,他就曾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并在并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事上练,才能以悬殊兵力平定宁王。

事上练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常常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无从实现;似有满腹的才华,却无从施展。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运气,却不知事上练,其实事事皆可练。

从一分一秒的时间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内心练得无比强大,把自己的本领练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人必能找寻到自己的梦想。王阳明的心学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能重新焕发出精神的光华,能催生出前行的动力,能让平淡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力量,让平凡的生命有了更美的追求。作者:赵景利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篇7)

阅毕。从王阳明成长为圣贤历程来阐述其心学如何练就的,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易懂,从中受益匪浅。无评论,摘抄一些可反躬自省或勉励前行的佳句:

1.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2.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

3.无论是对理想还有生活从未绝望过。

4.凡是你能预料的事大都不会发生;凡是你没有预料到的,毫无意外地肯定会发生。

5.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时刻要光明自己的良知。

6.古来就有希望亲民的人,然而由于他们不知道止于至善,而使自己的私心陷于卑微的琐事中,因此将精力消耗在玩弄权谋智术上,从而没有了真诚的仁爱恻隐之心。春秋五霸这些功利之徒就是这样的。

7.从磨难中得到了真谛,人只要时刻格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8.不要在顺境中磨灭了智慧、意志与内心的满腔热血。

9.人类最悲痛的事就是遗忘,恩情、仇恨都能被遗忘,漫长的时间则是罪魁祸首。

10.我们很多人都不能把致良知坚持到底,所以我们缺乏不动如山的定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烦恼由此而生。

11.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代不释放自己最本真的性格,他这一生将是不完美的。

12.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让你的心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吠声吠影,更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逆来顺受,甘心做“权威”的牺牲品。

1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4.如果良知是太阳,那么七情就是浮云。太阳是移动的,不可能总停留在一处,无论何处,只要有一线光明,就全是阳光所在。天空即使布满乌云,可你还是能看得清,这就是良知的妙用。而这妙用无非是掌握一个度罢了。按你所说的,因为云能遮日,就要抹去天生的浮云了么?

15.批评、指责、抱怨,都是我们疯狂生长的表达欲和表现欲在联合作怪。

16.若自己的确清白方正,纵然世人都毁谤他,又不能说倒他,能将他怎么样?这就如同浮云遮日,如何能损坏太阳的光辉?若自己是个外貌恭敬庄重,而内心空虚无德的人,纵然无人说他坏话,他隐藏的恶终有一天会暴露无遗。

17.遭受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要强烈控制自己的情绪。

18.要做到自信,必须时刻光明你的良知,让它拥有道德和智慧。

19.人必须通过做事来磨炼自己的心志,磨砺自己的心境。

2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1.只要经常怀着一个‘自然而然,不焦急’的心,耐心地去用功,别人嘲笑你、诽谤你、称誉你、侮辱你,你都不介意,功夫上无论是进还是退,你不要管,只是闷头在良知上用功,时间久了,你就能体会到快乐了。

22.只要在内心的良知上用功,良知光明了,它会指引你,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3.一个情绪总受到外界控制的人,根本不可能有幸福感。专心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去做事,你就能获得幸福,成为心灵的圣人。

2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篇8)

断断续续用了半个月时间,终于把《知行合一》这本书看完了,整体感觉,这本书虽然有传记的风格,但在某些细节的描述上,还是稍微有点夸张。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下面简单回顾下王阳明曲折的一生。

少年时的王阳明,天赋异禀,具有极高的天赋,而且爱学习、肯专研,少年时便励志成为一位圣贤。成年后先是无心仕途,后面直言进谏,入狱,发配边疆。在贵州龙场悟道,领悟到心即理,从此豁然开朗,办学,到处讲学,又有门人的推荐平定江西匪患、宁王叛乱和广西匪患,战功卓著,确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虽然他本身不在意这些名利。

关于王阳明心学的东西,主要是强调心(良知)的重要性,我们的心包含了世界的万事万物,用他的话说就是心外无物。我们做事时,只需要做到致良知,知行合一,就能成为圣贤。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第五章,作者还写了关于获得幸福的方法,王阳明认为要获得幸福就不要和外物队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没有善恶可言,都是我们强加在事物上的。要想获得幸福,只要不和外物对立就可以了。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自己去发展。专心的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做事,你就能获得幸福,成为圣人。

读后感《[读后感分享]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简短8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读后感大全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关于《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的版权说明:

本文由 佚名收录 同学写作的读后感-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由读后感大全网友集稿而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中由作者提及的观点和立场均属作者自设,本站无权干涉也无相关责任

本站完全免费为全国学子提供各类优质读后感范文,以及写作辅导为已任,对于各类转载引发的纠纷及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 中小学生读简爱有感 New

        小学生读简爱后的读后感范文【精】作为一名小学生观看了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悟,《简·爱》这种世界名著就更是如此...

  • 五年级红楼梦读后感

        2022精选红楼梦读后感范文五年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

  • 沁园春·雪读后感

        沁园春·雪读后感(模板3篇)阅读是使人们学习得好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读作品,为我们找寻出许多利于学习的方法。读后感...

  • 蓝色的海豚岛读后感

        蓝色海豚岛的读后感简单概括收藏(5篇)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我想您对司各特·奥台尔写的蓝色的海豚...


  • 保姆蟒读后感100字

        最新!保姆蟒读后感范文集锦5篇多读书,能使人精神焕发,充满自信,充满魅力。在观看了优秀的书籍之后,心中都会感触...

  • 微微一笑很倾城读后感1000字

        值得收藏!《微微一笑很倾城》电视剧在线观看免费优秀模板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愿望的实现读后感

        2022愿望的实现读书小报读后感二年级作为一名学生,平时要多读课外书籍,补充自己的额外知识。此外在读完愿望的实现这...

  • 增广贤文读后感

        【精品】曾广贤文读后感模板集合多读书使我们变得更加才智博学,是一种成长。每个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看...


  • 小王子读后感100初中 Hot

        读后感精选:小王子读后感初中实用版(5篇)初中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仍然需要大人的细心引导。一日读书...

  • 课文小虾读后感 Hot

        最新实用!小虾读后感范文汇编(6篇)阅读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可以开阔视野。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会被书中的情...

  • 灯笼读后感 Hot

        [荐]灯笼的读后感合集720字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可以...

  • 小巴掌童话2读后感 Hot

        [参考]小巴掌童话读后感范本汇集350字六篇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相信每个人在...


  • 三年级下册小虾读后感 Hot

        读书心得收藏:小虾课文三年级下册读后感五篇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观看一本书之后...

  • 灯笼会读后感 Hot

        [读后感必备]灯笼读后感简短五篇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 苏炳添给当代青年的启示作文 Hot

        苏炳添拼搏精神给青年人的启示作文苏炳添,是在奥运会跑道上百战封神的中国男神,他使我们了解到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

  •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读后感 Hot

        [跟我写读后感]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读后感(240字)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在阅读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