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2500字

作者: 佚名收录 更新时间:2022-09-02 15:01:18 阅读数量:

有关非暴力沟通读后感模板合集五篇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读后感是人们读完书后的真情实感、独到见解。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范文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非暴力沟通读后感模板合集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一)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这句话一语中的,说到了点子上。

我们人类有很多感受,伤心呀,高兴啊,失望啊等等,这些感受通常都是由一件事,或者是一句话而引发,通常我们习惯把这种感受归结于那些行为或者是言语带来的,往往忽略了是自身的需要,造成了我们有这种感受的。例如有时候孩子不好好吃饭,我就很着急,就想上火。其实我的这种感受,来源于我自身的需要(我做为孩子的母亲,我希望他们健健康康的)!这是我深挖之后发现的,这个真的需要练习长期的练习,形成一个习惯,一旦发现自己的感受及时去挖掘内心的需求,否则的话,我们还是非常容易把别人的一些言行当成我们这些感受的根源!

另外一个心得就是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目前,我应该是处于第二个阶段,面目可憎阶段。有时候觉得日子过的就特别憋屈,特别委屈,原来自己是在牺牲自己,迎合别人,光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总想着让别人满意了,快活了自己可能就会好过一些。但是这样做的后果,自己非但没有更好过,而且确实很委屈自己。

我就像是作者的女儿似的,不想让任何人失望,那么就只能委屈自己了。当别人一不高兴,我通常会自责或者心虚。成长的第三个阶段,生活的主人,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达到的一个阶段,那个时候我们有爱有力量,我们乐于分享,乐于贡献,乐在其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要的就是那个香,我乐意要那个香!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二)

《非暴力沟通》此书是阮胤华翻译,原作者是美国的卢森堡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xx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与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争端。此书共13章,190余页,书中插有12位小朋友的天真烂漫的画作。看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总体来说用三个词来形容:有趣、温暖、实用。有趣是因为书中不仅文字排版有趣,还兼插有图画,给人感觉新潮,所以在边读边品之中不失风趣;温暖是因为书中有的文字段落给人温馨有力量的感觉,让人读完不尽心中有暖流流动,这种暖流如涓涓细流持续且平滑;实用是因为书中不仅有沟通技巧的介绍,还有案例练习的讲解,在你了解沟通技巧后,有案例练习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以便掌握沟通方法与技巧,这种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写作方法让我确实感觉到买和读这本书是不吃亏的,而是值得和有意义的!

以上本人所叙述的可以认为是该书的好处,其实该书也是存在缺点的:

一是该书缺乏理论的深度,没有明确直接阐述非暴力沟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只是通过侧面介绍该沟通方式的方法与原则及如何使用与理解该种沟通方式,例如书中分章节的介绍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包括列举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二是该书中文版的翻译文逻辑性不强,不够严谨,全书行文逻辑从引入(原因与背景)到介绍(方法与技巧),缺乏最后的总结与概括,该书最后虽然有后记与附录,但没总结清楚与详细,最后难免会让读者产生有一知半解的感觉!

读罢此书,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即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接着,表达感受或心情;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四个要素在非暴力沟通方式中环环相扣,运用非暴力沟通这种方式需要注重这四个要素。非暴力沟通可以运用到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中,如亲密关系、家庭、学校、组织机构、心理疗法及精神辅导、外交和商业谈判、任何性质的争论与冲突等,从以上诸多应用层面可以看出非暴力沟通这种沟通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作用与益处的。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和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不同的人运用非暴力沟通有各人自己的用处。笔者觉得非暴力沟通有很大的意义,它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能够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能够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能够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能够使人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从这些方面看,非暴力沟通意义非凡。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体验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这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使我想要尝试与掌握,我相信,掌握了这种沟通方式肯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益处,同时,这本书让我对沟通有了另外的认识,沟通交流不仅使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交流沟通促进我们人类的幸福!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三)

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共同的感受和需要,核心是尊重与爱,既包括对对方的尊重与爱,也包括对自己的尊重与爱。沟通,不仅仅是和别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和自己沟通。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很多时候,这来源于内心的恐惧。

异化的沟通方式,包括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鲁米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四)

《非暴力沟通》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所做,他提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总结下来一个关键点是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也就是说当出现问题之后,不要去指责他人,要先考虑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导致了这个问题,不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你是上司还是下属,都不要一股脑把问题都归结到对方身上,这样既可以让自己从激动、暴怒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又可以避免和他人因一时激动产生冲突。相当于一个尖锐的利器变得柔和,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

一、观察:区分观察和评论,若将其混为一谈,他人就会倾向于自己听到的是批评,并反驳我们影响到双方的关系,从而对沟通造成障碍。正确的观察应该是:不带评论的观察。也就是只观察,单纯描述事实,不妄加评论,比如说“你的衣服上有污渍”而不是“你好邋遢呀,衣服好脏!”且要注意减少“总是”“从不”这样过于绝对化的词语,因为这样的词语会使我们的表达过激。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言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二、感受:除了我们自己的感受,我们是否应该关注一下别人的感受,就像是我们社会工作者在接触案主时,要站在案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有同理心,当我们自己经历过,就会明白对方那种真真切切的感受,而不是简单的一句“你不要难过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三、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它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标注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我们要去了解案主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而不是我们认为案主需要什么。假如说案主的亲人离世,案主当下最紧迫就是通过哭来宣泄自己的悲伤,他的需要就是哭,而不是我们说“不要哭了,要走出来”

四、请求:

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被请求人,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要他们做什么,而不是请求他人不做什么。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如果我们通过拒绝来提出请求,人们的反应常常是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习惯性的反应,因此,运用非暴力沟通有时是很别扭的事。然而,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们就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

最后将作者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藉由这本书,依稀间遥望到梦寐以求的美丽世界,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五)

一直以来,我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断前行,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但更有焦躁不安。这种情绪有时候会陷入恶性循环,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地困扰。特别是在我与孩子的交往中,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情绪,而带着评判的观点,对她有失公允。我亟待改变这种状态,非常幸运,我邂逅了《非暴力沟通》。读书过程中我有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也有过“静心见晴空”的顿悟,具体有以下几点随想。

更多精选读后感范文阅读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简短(5篇)


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后的想法写下来。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怎么才能防止将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简短(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简短【篇一】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这句话一语中的,说到了点子上。

我们人类有很多感受,伤心呀,高兴啊,失望啊等等,这些感受通常都是由一件事,或者是一句话而引发,通常我们习惯把这种感受归结于那些行为或者是言语带来的,往往忽略了是自身的需要,造成了我们有这种感受的。例如有时候孩子不好好吃饭,我就很着急,就想上火。其实我的这种感受,来源于我自身的需要(我做为孩子的母亲,我希望他们健健康康的)!这是我深挖之后发现的,这个真的需要练习长期的练习,形成一个习惯,一旦发现自己的感受及时去挖掘内心的需求,否则的话,我们还是非常容易把别人的一些言行当成我们这些感受的根源!

另外一个心得就是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目前,我应该是处于第二个阶段,面目可憎阶段。有时候觉得日子过的就特别憋屈,特别委屈,原来自己是在牺牲自己,迎合别人,光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总想着让别人满意了,快活了自己可能就会好过一些。但是这样做的后果,自己非但没有更好过,而且确实很委屈自己。

我就像是作者的女儿似的,不想让任何人失望,那么就只能委屈自己了。当别人一不高兴,我通常会自责或者心虚。成长的第三个阶段,生活的主人,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达到的一个阶段,那个时候我们有爱有力量,我们乐于分享,乐于贡献,乐在其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要的就是那个香,我乐意要那个香!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简短【篇二】

《非暴力沟通》此书是阮胤华翻译,原作者是美国的卢森堡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xx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与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争端。此书共13章,190余页,书中插有12位小朋友的天真烂漫的画作。看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总体来说用三个词来形容:有趣、温暖、实用。有趣是因为书中不仅文字排版有趣,还兼插有图画,给人感觉新潮,所以在边读边品之中不失风趣;温暖是因为书中有的文字段落给人温馨有力量的感觉,让人读完不尽心中有暖流流动,这种暖流如涓涓细流持续且平滑;实用是因为书中不仅有沟通技巧的介绍,还有案例练习的讲解,在你了解沟通技巧后,有案例练习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以便掌握沟通方法与技巧,这种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写作方法让我确实感觉到买和读这本书是不吃亏的,而是值得和有意义的!

以上本人所叙述的可以认为是该书的好处,其实该书也是存在缺点的:

一是该书缺乏理论的深度,没有明确直接阐述非暴力沟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只是通过侧面介绍该沟通方式的方法与原则及如何使用与理解该种沟通方式,例如书中分章节的介绍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包括列举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二是该书中文版的翻译文逻辑性不强,不够严谨,全书行文逻辑从引入(原因与背景)到介绍(方法与技巧),缺乏最后的总结与概括,该书最后虽然有后记与附录,但没总结清楚与详细,最后难免会让读者产生有一知半解的感觉!

读罢此书,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即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接着,表达感受或心情;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四个要素在非暴力沟通方式中环环相扣,运用非暴力沟通这种方式需要注重这四个要素。非暴力沟通可以运用到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中,如亲密关系、家庭、学校、组织机构、心理疗法及精神辅导、外交和商业谈判、任何性质的争论与冲突等,从以上诸多应用层面可以看出非暴力沟通这种沟通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作用与益处的。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和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不同的人运用非暴力沟通有各人自己的用处。笔者觉得非暴力沟通有很大的意义,它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能够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能够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能够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能够使人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从这些方面看,非暴力沟通意义非凡。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体验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这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使我想要尝试与掌握,我相信,掌握了这种沟通方式肯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益处,同时,这本书让我对沟通有了另外的认识,沟通交流不仅使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交流沟通促进我们人类的幸福!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简短【篇三】

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共同的感受和需要,核心是尊重与爱,既包括对对方的尊重与爱,也包括对自己的尊重与爱。沟通,不仅仅是和别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和自己沟通。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很多时候,这来源于内心的恐惧。

异化的沟通方式,包括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鲁米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简短【篇四】

在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前,我对非暴力沟通没有认识和理解,想着肯定是本鸡汤书,看看总是有好处的。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非暴力即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的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升。

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爱,让爱融入生活。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去探寻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我们要通过日常的观察,找到结果,并清楚地描述下来。要成功地进行非暴力沟通我们还要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效的暴力沟通要求我们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有时候倾听比语言更具有力量,倾听会使人身心痊愈,因此学会倾听尤为重要。让爱融入生活不仅仅意味着要爱他人,同时还要爱自己。充分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在情绪低落时,我们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我们才会重获生活的热情。非暴力沟通还要求我们学会表达感激。

其次,“爱自己”的观点给我很大的震撼。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有一点完美情结的缘故吧,很容易自我生气,自我纠结。作者的疏导,确实让我很受益。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学会非暴力沟通,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上都会受益匪浅。或许是读的速度较快,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理解的较为浅薄。看来这本书还是要多看常看,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简短【篇五】

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我也逐渐变得焦虑起来,心也总是难以平静。尽管孩子乖巧懂事,但我仍然会忧虑孩子的学习;尽管工作尽心尽力,但我仍然会忧心年终考核成绩。多种因素导致我变得浮躁。在时间紧,任务重,创先争优的快节奏下,“倾听”竟然也成了一种奢侈。在读到《非暴力沟通》的“用全身倾听”和“倾听的力量”这两个章节时,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只要我安静下来,静下心来,在考虑彼此感受和需求的前提下,去倾听,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于是某一天晚上,我试着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去和孩子交流,在她讲话的时候,尽量不发表评论。之后我惊喜的发现,小家伙很愿意与我分享她在学校的点滴,整个过程她很高兴,弄得我心情也很好。

[热搜读书心得]非暴力沟通读后感集锦五篇


阅读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可以开阔视野。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读后感就是将读书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怎么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热搜读书心得]非暴力沟通读后感集锦五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一)

【梗概】

“非暴力”一次来源于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提到暴力,人们往往只联系到身体暴力,很少有人意识到精神暴力的存在 ,比如对一个人的指责,或是冷漠。相比而言,精神暴力往往更加隐蔽,而且后果也更加严重,因为身体暴力往往源自精神暴力。

非暴力沟通认为作为人,我们具有的共同的感受和需要,在发生冲突时,要学会倾听,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进而建立一种彼此理解,互助友爱的关系。这种沟通方式不仅可以用于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可以改善我们的自我关系,我们总以为是他人的行为引发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其实真正的原因源自自身。我们产生情绪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可以静下心来静静体会自己内心的需求,负面情绪就会逐渐得到缓解,自我了解了解也会更加深入。

总而言之,非暴力沟通促使我们出于爱的目的发生改变,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美好与力量。

【评价】

练习本书所讲的重点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达到有效沟通,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与自我的对话,进一步了解自身,减少负面情绪,缓解压力。

【重点】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1.观察:描述真实发生的事,不掺杂任何个人情绪(区别于评论)

她没有给我回消息(评论:她真是太不尊重我)

2.感受: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开心,难过,还是忧郁(区别于想法:我觉得……)

我感到有点难过(想法:我觉得她应该及时回复我)

3.需求:我们需要什么

我需要得到对方的尊重

4.请求:你想让对方做什么

以后看到我发消息有空时及时回复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二)

《非暴力沟通》是由美国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著。第一次听到《非暴力沟通》这个书名,我就想到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协作运动。暴力指不同的团体或个人之间,如不能用战争方法和谐彼此的利益时,常会用强迫伎俩以抵达自己的目的,称为暴力。作为一名受过教育的、没有犯罪记载的公民,我历来没有想过自己和暴力扯上关系,但每次在责骂小孩后,孩子妈都会建议我去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她说我的言语给小孩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这应该也算是暴力的一种。

当我读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有两大方面的感受:

一、关注非暴力沟通方式的要素,深思“修身”

作者以为,非暴力沟通方式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求以及央求。当发作一件事情,恳求我们不加任何个人感情颜色地中止复述,接着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分析自身的(或者他人的)哪些需求招致呈现那样的感受,最后表达自己的央求——细致的、细化的央求,当中必需明白是央求而非命令。

例如:一个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迟到了三次,教员对该生中止批判教育。

情境一:

教员:“怎样次次迟到都有你的份?以后按时到校,如若再迟到就把你移交学校处置!”

情境二:

教员:“你这个星期曾经迟到了三次了,我很不快乐。你的迟到行为违犯了学校的规则,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所以请你按时到校。”

我国古籍《大学》里有一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说明成大事者,必先正心修身。情境一违犯了非暴力沟通。但细想一下,绝大多数的人,对每一件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特别关于经常犯错的学生,教员就容易构成呆板印象,即使该学生本周迟到的次数比上周少,教员也觉得他是经常迟到,似乎没有任何矫正。想要做到不加任何个人感情颜色地中止复述,必需加强个人修养。

二、对待愤怒与多角度思索

作者以为,当人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指责自己;2、指摘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当我们选择指摘他人时,我们以为别人应当认错或受罚,这就是我们的愤怒的缘由。

例如:第二次月考过后,级长对我说:“你们班的总分平均分还是年级最差”。

选择一:指责自己。我说:“是的,都怪我平常没有好好管理班级”。

选择二:指摘他人。我说:“这班学生太懒散了,平常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课后没有好好做作业和复习”。

选择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说:“总分平均分还是年级最差,但与上次考试对比,与年级总分平均分的差距在减少,说明有进步”。

选择四: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级长对我说这事情,主要是关心我班成果,希望我能制定有效的方法来进步班级成果。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指摘他人,只会使我们的心情变差,而从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动身,没有产生任何的不快乐。

生活中充溢着矛盾与误解,经过沟通,能促进彼此的感情,消弭误解。暴力不能处置问题,反而让问题复杂化。非暴力沟通可以进步人们沟通的质量,我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非暴力沟通与他人交流。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三)

在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前,我对非暴力沟通没有认识和理解,想着肯定是本鸡汤书,看看总是有好处的。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非暴力即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的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升。

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爱,让爱融入生活。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去探寻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我们要通过日常的观察,找到结果,并清楚地描述下来。要成功地进行非暴力沟通我们还要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效的暴力沟通要求我们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有时候倾听比语言更具有力量,倾听会使人身心痊愈,因此学会倾听尤为重要。让爱融入生活不仅仅意味着要爱他人,同时还要爱自己。充分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在情绪低落时,我们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我们才会重获生活的热情。非暴力沟通还要求我们学会表达感激。

其次,“爱自己”的观点给我很大的震撼。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有一点完美情结的缘故吧,很容易自我生气,自我纠结。作者的疏导,确实让我很受益。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学会非暴力沟通,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上都会受益匪浅。或许是读的速度较快,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理解的较为浅薄。看来这本书还是要多看常看,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四)

小时候犯了错,我通常是还没开口便止不住地抽泣。

奶奶会对我说:你先别哭,好好地说,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就行了。

妈妈会说:你再哭,把事情弄成这样,还敢哭,知道错了没?!

如果说要把《非暴力沟通》用一句话总结,便是:把事情说具体了,不要大而化之,在上升到某种意义层面上前,先就当下的事,有条理地表达出前因后果,再说出当下的真实感受,便是好的沟通,或者沟通的基础。

于是,也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奶奶和妈妈对我的教育方式,奶奶是老人特有的慈祥,母亲是典型家长的威严树立,奶奶引导我建立沟通的前提——真实表述事情的过程,母亲告诉我延续沟通的条件——表达感受。彼时年幼的我当然是无法将这两种沟通方式结合在一起来看,但是随着和越来越多的人接触,早年养成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得以显现,特别是在看完《非暴力沟通》后,引发了更多共鸣。

全书六百多页,作者用了1/6的篇幅,在开篇讲“让爱融入生活”、“是什么蒙蔽了爱”。爱和信任,就是打开沟通的大门,“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作者告诉我们,非暴力沟通,就是爱的语言。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

那么,怎么开口呢?

“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如刑警探案,首先都不会直接下定论,而是先回到原处,尽可能地还原现场,再逐一寻找证据,通常我们所遭受的“语言暴力”后,最先感受到的是情绪,但是为了解决暴力本身,情绪的冲动并不是答案,只是我们表达的推动力,我们需要像探案一样,首先一五一十地表达出我们听到的或者说过的语言现场。“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非暴力沟通的一方面是诚实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是关注对方,用同样的方式,先去观察对方的言行,再以此为基础,发现对方的需求。也许心门不只一扇,我们依次打开,去互相展现,对方才能看到门后那个你的真实世界,才愿意张嘴说出爱或者有关爱的语言。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五)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该书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实践之父。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种沟通方式,还可以作为自我人生追求方向的不断提醒。

所谓的暴力沟通,并不是单纯地说通过人身攻击等方式进行沟通,迫使对方满足我们的需要。异化的沟通方式有:

1.道德评判: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比如说:你太自私了。你太过分了。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然而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难得到满足。

2.进行比较:在比较时,我们开始觉得自己活得很惨。

3.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然而,我们会使用类似于“不得不”、“你让我”比如说你让我伤透了心等词语。比如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痛苦,孩子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然而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类似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使用的是推脱责任的语言而不是负责任的语言。

4.强人所难:对别人的要求里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

而非暴力沟通倡导的是专注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是用异化的沟通方式。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举文中的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妈妈在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之后,看到儿子把家里弄的乱糟糟的。异化的沟通方式,可能是把儿子骂了一顿。而非暴力沟通呢?小明,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请求)。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关于非暴力沟通要素的注意点

1.观察:我们需要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观察: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评论:懒惰。观察: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评论:愚蠢。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2.感受: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例如,我觉得不公平,我觉得他很负责任,等等。感受一般和以下词汇关联:兴奋,高兴,感激,害怕,沉重等等。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的言行的看法。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3.在请求帮助的时候,需要注意用具体的语言替代抽象的语言,区分请求和命令。例如,我们可以说:请帮我打开窗户好吗?而不是说:请打开窗户。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自责自己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第二种是指责对方。就是反过来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样说,我一直很在乎你的感受。在争吵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会感受到恼怒。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会想他伤心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和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是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关于以上四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自责,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陷于自我憎恨中无法自拔。而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面对挫折时,体会内心的渴望,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方法,而且容易陷入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第二种表达方式指责对方。如果我们满脑子是非对错,把某些人看作是贪婪的人、不负责任的人、骗子或其他类型的坏人,我们就很难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作者建议我们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未满足的需求,而不是情绪宣泄。作者在书中跟大家介绍了一种表达愤怒的方式:1.停下来,呼吸。2.留意我们的指责,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我们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在第三步和第四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运用非暴力沟通,进行有效地沟通及建立人际关系,同时平静内心,不断地提醒自我人生追求的方向。

值得收藏!非暴力沟通读后感汇总(5篇)


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读过之后的所思所悟。读后感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值得收藏!非暴力沟通读后感汇总(5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一】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中的暴力沟通非常常见,人们经常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他人进行评判,一味的比较,威胁他人,以不得不为幌子来回避责任,造成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痛苦。

最近读了一本书,是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非暴力沟通》,书中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来教导我们如何避免出口成伤。

第一步是观察,讲事实而非评论。“你根本不照顾这个家庭”比“你一周有五天都晚上十一点才回家”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反弹,让沟通失控。基于事实的沟通是尊重,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二步是感受,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现在可能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是挖掘感受背后的需求,人们感受到生气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此时不该用责备自己或他人的形式来宣泄不满,这对解决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什么帮助。最后说出请求,明确需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更利于直面解决问题。

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在生气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将错误归结给他人,这种无谓的发泄并不利于解决问题,有时候发泄完还会有自责情绪,让生活更糟糕。看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可以试试在今后的沟通中用到“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步法,在情绪爆发前给理智留一点思考的时间。

通过对这《非暴力沟通》一书的阅读,我在慢慢改善自己与其人的沟通方式,对于与其他人在沟通中出现的一些暴力沟通,也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并且及时调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平和和坚定,学会感恩,学会爱自己。非暴力沟通,需要时间来践行。要把非暴力沟通作为工作、生活中的一项修炼坚持下来,做一个平和的人。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二】

《非暴力沟通》此书是阮胤华翻译,原作者是美国的卢森堡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xx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与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争端。此书共13章,190余页,书中插有12位小朋友的天真烂漫的画作。看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总体来说用三个词来形容:有趣、温暖、实用。有趣是因为书中不仅文字排版有趣,还兼插有图画,给人感觉新潮,所以在边读边品之中不失风趣;温暖是因为书中有的文字段落给人温馨有力量的感觉,让人读完不尽心中有暖流流动,这种暖流如涓涓细流持续且平滑;实用是因为书中不仅有沟通技巧的介绍,还有案例练习的讲解,在你了解沟通技巧后,有案例练习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以便掌握沟通方法与技巧,这种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写作方法让我确实感觉到买和读这本书是不吃亏的,而是值得和有意义的!

以上本人所叙述的可以认为是该书的好处,其实该书也是存在缺点的:

一是该书缺乏理论的深度,没有明确直接阐述非暴力沟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只是通过侧面介绍该沟通方式的方法与原则及如何使用与理解该种沟通方式,例如书中分章节的介绍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包括列举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二是该书中文版的翻译文逻辑性不强,不够严谨,全书行文逻辑从引入(原因与背景)到介绍(方法与技巧),缺乏最后的总结与概括,该书最后虽然有后记与附录,但没总结清楚与详细,最后难免会让读者产生有一知半解的感觉!

读罢此书,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即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接着,表达感受或心情;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四个要素在非暴力沟通方式中环环相扣,运用非暴力沟通这种方式需要注重这四个要素。非暴力沟通可以运用到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中,如亲密关系、家庭、学校、组织机构、心理疗法及精神辅导、外交和商业谈判、任何性质的争论与冲突等,从以上诸多应用层面可以看出非暴力沟通这种沟通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作用与益处的。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和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不同的人运用非暴力沟通有各人自己的用处。笔者觉得非暴力沟通有很大的意义,它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能够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能够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能够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能够使人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从这些方面看,非暴力沟通意义非凡。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体验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这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使我想要尝试与掌握,我相信,掌握了这种沟通方式肯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益处,同时,这本书让我对沟通有了另外的认识,沟通交流不仅使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交流沟通促进我们人类的幸福!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三】

完美的回答都是相似的,不完美的回答各有各的不同。课堂上面对着孩子们脑洞大开的答案,那份茫然衬托出我的黔驴技穷。是时候加强我的沟通技巧了。于是,我翻开了这本《非暴力沟通》。我原本以为它会讲述一种闻所未闻的沟通技巧,谁知它花了两章来讲述人的需要。谁会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我不想浪费时间,于是我带妮妮出门吃饭。

旁边餐桌上坐着父女俩,他们一边吃火锅一边等妈妈。妈妈来了之后,垮着张脸不动筷子。爸爸一边往女儿碗里夹烫好的菜,一边问妈妈:“你莫样了撒,做个鬼样?”孩子妈妈看起来很生气的样子:“你一直在跟她夹菜,还管我吃不吃!”孩子爸爸觉得莫名其妙,骂骂咧咧的把筷子一甩,买单走人了。母女俩坐了一会后,也离开了,留下一桌子动都没动过的饭菜。

夫妻俩看似都很爱孩子,还夹菜给孩子吃。可是他们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他们吵架。他们的沟通很失败。孩子妈妈很想让爸爸哄一哄她,可是她没有说出自己的需要,孩子爸爸用愤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于是事情一团糟。

大哥莫说二哥,其实我自己说话也这风格。我很想改变这低效的沟通方式,于是我静下心来,耐心研读《非暴力沟通》。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经常把对别人的批评错误理解为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以为把别人吼一顿就能改变别人。所以书中安排了好些练习,来就事论事的判断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感受,了解自己为什么生气了。只有真正了解自己了,才可能心平气和的去了解别人的需要。

我身边有大把的事例可以练习。上课上到一半,有一个同学插嘴,全班大笑。我正准备批评那个插嘴的同学。突然想到了非暴力沟通的步骤。我问自己为什么生气,是因为自己的什么需要没有满足而生气。我慢条斯理的说:“我计划今天把认识人民币的知识讲完,可是没想到课堂上被这个同学打断了,我好担心啊!我担心其它班会比我们班学得好、学得快。我担心这个插嘴的`同学没有真的听到我在说什么,那么他这节课就没有收获。”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发现,就我担心是没用的,那是皇帝不急急太监。课堂上花时间批评某一个同学更是没效率的做法。我应该想其他有效的办法才行。

虽然,目前我还没有用这种沟通方式解决任何问题,但是我的心情好了许多。因为我知道我为什么生气了。

一天早上我还在刷牙,妮妮就起床了。孩子自己起床,当妈的不是应该高兴吗?可是我不高兴。因为妮妮发现衣服洗好了,想帮我晒衣服。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看到妮妮晒衣服我这么焦虑,我在担心什么?我很认真的思考并回答自己的问题。我担心妮妮不是像我那样晒衣服,我担心妮妮不会用晾衣架。我继续追问自己,我为什么担心这些?最后我明白了,其实是我自己不知道妮妮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应该怎样帮助她。想清楚了之后,我不焦虑了,静静等待。果然不出我所料,妮妮被晾衣架夹了手。我没有像平时那样惊呼着批评她,而是一边关心的看她被夹到的手指,一边和妮妮一起研究为什么会被晾衣架夹到。虽然,妮妮最后晒好的衣服我很不满意。但是我没有像平时那样嚷嚷,“不是这样……不是那样……”而是先肯定了她做得好的地方,再明确的告诉妮妮,如果她能把牛仔裤抖平整再晒,那么晒干后牛仔裤就是平整的。用了非暴力沟通,我们母女俩渡过了一个没有吼叫的早晨。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能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才能说出我的请求。这之后,才能倾听学生或者女儿的需要。当学生或女儿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事情才可能有转机。

生活中情急之下,我们通常会选择自己习惯的沟通方式。而那样的表达,会让我们互相伤害。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这是种技能,得练。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四】

在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前,我对非暴力沟通没有认识和理解,想着肯定是本鸡汤书,看看总是有好处的。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非暴力即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的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升。

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爱,让爱融入生活。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去探寻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我们要通过日常的观察,找到结果,并清楚地描述下来。要成功地进行非暴力沟通我们还要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效的暴力沟通要求我们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有时候倾听比语言更具有力量,倾听会使人身心痊愈,因此学会倾听尤为重要。让爱融入生活不仅仅意味着要爱他人,同时还要爱自己。充分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在情绪低落时,我们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我们才会重获生活的热情。非暴力沟通还要求我们学会表达感激。

其次,“爱自己”的观点给我很大的震撼。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有一点完美情结的缘故吧,很容易自我生气,自我纠结。作者的疏导,确实让我很受益。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学会非暴力沟通,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上都会受益匪浅。或许是读的速度较快,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理解的较为浅薄。看来这本书还是要多看常看,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五】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该书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实践之父。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种沟通方式,还可以作为自我人生追求方向的不断提醒。

所谓的暴力沟通,并不是单纯地说通过人身攻击等方式进行沟通,迫使对方满足我们的需要。异化的沟通方式有:

1.道德评判: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比如说:你太自私了。你太过分了。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然而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难得到满足。

2.进行比较:在比较时,我们开始觉得自己活得很惨。

3.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然而,我们会使用类似于“不得不”、“你让我”比如说你让我伤透了心等词语。比如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痛苦,孩子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然而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类似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使用的是推脱责任的语言而不是负责任的语言。

4.强人所难:对别人的要求里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

而非暴力沟通倡导的是专注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是用异化的沟通方式。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举文中的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妈妈在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之后,看到儿子把家里弄的乱糟糟的。异化的沟通方式,可能是把儿子骂了一顿。而非暴力沟通呢?小明,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请求)。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关于非暴力沟通要素的注意点

1.观察:我们需要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观察: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评论:懒惰。观察: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评论:愚蠢。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2.感受: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例如,我觉得不公平,我觉得他很负责任,等等。感受一般和以下词汇关联:兴奋,高兴,感激,害怕,沉重等等。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的言行的看法。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3.在请求帮助的时候,需要注意用具体的语言替代抽象的语言,区分请求和命令。例如,我们可以说:请帮我打开窗户好吗?而不是说:请打开窗户。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自责自己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第二种是指责对方。就是反过来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样说,我一直很在乎你的感受。在争吵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会感受到恼怒。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会想他伤心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和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是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关于以上四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自责,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陷于自我憎恨中无法自拔。而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面对挫折时,体会内心的渴望,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方法,而且容易陷入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第二种表达方式指责对方。如果我们满脑子是非对错,把某些人看作是贪婪的人、不负责任的人、骗子或其他类型的坏人,我们就很难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作者建议我们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未满足的需求,而不是情绪宣泄。作者在书中跟大家介绍了一种表达愤怒的方式:1.停下来,呼吸。2.留意我们的指责,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我们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在第三步和第四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运用非暴力沟通,进行有效地沟通及建立人际关系,同时平静内心,不断地提醒自我人生追求的方向。

2022精选非暴力沟通读后感范文集锦五篇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值得推荐的优秀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22精选非暴力沟通读后感范文集锦五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一】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这句话一语中的,说到了点子上。

我们人类有很多感受,伤心呀,高兴啊,失望啊等等,这些感受通常都是由一件事,或者是一句话而引发,通常我们习惯把这种感受归结于那些行为或者是言语带来的,往往忽略了是自身的需要,造成了我们有这种感受的。例如有时候孩子不好好吃饭,我就很着急,就想上火。其实我的这种感受,来源于我自身的需要(我做为孩子的母亲,我希望他们健健康康的)!这是我深挖之后发现的,这个真的需要练习长期的练习,形成一个习惯,一旦发现自己的感受及时去挖掘内心的需求,否则的话,我们还是非常容易把别人的一些言行当成我们这些感受的根源!

另外一个心得就是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目前,我应该是处于第二个阶段,面目可憎阶段。有时候觉得日子过的就特别憋屈,特别委屈,原来自己是在牺牲自己,迎合别人,光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总想着让别人满意了,快活了自己可能就会好过一些。但是这样做的后果,自己非但没有更好过,而且确实很委屈自己。

我就像是作者的女儿似的,不想让任何人失望,那么就只能委屈自己了。当别人一不高兴,我通常会自责或者心虚。成长的第三个阶段,生活的主人,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达到的一个阶段,那个时候我们有爱有力量,我们乐于分享,乐于贡献,乐在其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要的就是那个香,我乐意要那个香!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二】

《非暴力沟通》此书是阮胤华翻译,原作者是美国的卢森堡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xx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与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争端。此书共13章,190余页,书中插有12位小朋友的天真烂漫的画作。看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总体来说用三个词来形容:有趣、温暖、实用。有趣是因为书中不仅文字排版有趣,还兼插有图画,给人感觉新潮,所以在边读边品之中不失风趣;温暖是因为书中有的文字段落给人温馨有力量的感觉,让人读完不尽心中有暖流流动,这种暖流如涓涓细流持续且平滑;实用是因为书中不仅有沟通技巧的介绍,还有案例练习的讲解,在你了解沟通技巧后,有案例练习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以便掌握沟通方法与技巧,这种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写作方法让我确实感觉到买和读这本书是不吃亏的,而是值得和有意义的!

以上本人所叙述的可以认为是该书的好处,其实该书也是存在缺点的:

一是该书缺乏理论的深度,没有明确直接阐述非暴力沟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只是通过侧面介绍该沟通方式的方法与原则及如何使用与理解该种沟通方式,例如书中分章节的介绍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包括列举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二是该书中文版的翻译文逻辑性不强,不够严谨,全书行文逻辑从引入(原因与背景)到介绍(方法与技巧),缺乏最后的总结与概括,该书最后虽然有后记与附录,但没总结清楚与详细,最后难免会让读者产生有一知半解的感觉!

读罢此书,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即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接着,表达感受或心情;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四个要素在非暴力沟通方式中环环相扣,运用非暴力沟通这种方式需要注重这四个要素。非暴力沟通可以运用到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中,如亲密关系、家庭、学校、组织机构、心理疗法及精神辅导、外交和商业谈判、任何性质的争论与冲突等,从以上诸多应用层面可以看出非暴力沟通这种沟通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作用与益处的。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和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不同的人运用非暴力沟通有各人自己的用处。笔者觉得非暴力沟通有很大的意义,它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能够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能够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能够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能够使人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从这些方面看,非暴力沟通意义非凡。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体验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这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使我想要尝试与掌握,我相信,掌握了这种沟通方式肯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益处,同时,这本书让我对沟通有了另外的认识,沟通交流不仅使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交流沟通促进我们人类的幸福!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三】

在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前,我对非暴力沟通没有认识和理解,想着肯定是本鸡汤书,看看总是有好处的。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非暴力即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的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升。

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爱,让爱融入生活。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去探寻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我们要通过日常的观察,找到结果,并清楚地描述下来。要成功地进行非暴力沟通我们还要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效的暴力沟通要求我们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有时候倾听比语言更具有力量,倾听会使人身心痊愈,因此学会倾听尤为重要。让爱融入生活不仅仅意味着要爱他人,同时还要爱自己。充分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在情绪低落时,我们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我们才会重获生活的热情。非暴力沟通还要求我们学会表达感激。

其次,“爱自己”的观点给我很大的震撼。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有一点完美情结的缘故吧,很容易自我生气,自我纠结。作者的疏导,确实让我很受益。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学会非暴力沟通,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上都会受益匪浅。或许是读的速度较快,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理解的较为浅薄。看来这本书还是要多看常看,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四】

《非暴力沟通》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所做,他提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总结下来一个关键点是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也就是说当出现问题之后,不要去指责他人,要先考虑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导致了这个问题,不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你是上司还是下属,都不要一股脑把问题都归结到对方身上,这样既可以让自己从激动、暴怒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又可以避免和他人因一时激动产生冲突。相当于一个尖锐的利器变得柔和,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

一、观察:区分观察和评论,若将其混为一谈,他人就会倾向于自己听到的是批评,并反驳我们影响到双方的关系,从而对沟通造成障碍。正确的观察应该是:不带评论的观察。也就是只观察,单纯描述事实,不妄加评论,比如说“你的衣服上有污渍”而不是“你好邋遢呀,衣服好脏!”且要注意减少“总是”“从不”这样过于绝对化的词语,因为这样的词语会使我们的表达过激。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言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二、感受:除了我们自己的感受,我们是否应该关注一下别人的感受,就像是我们社会工作者在接触案主时,要站在案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有同理心,当我们自己经历过,就会明白对方那种真真切切的感受,而不是简单的一句“你不要难过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三、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它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标注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我们要去了解案主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而不是我们认为案主需要什么。假如说案主的亲人离世,案主当下最紧迫就是通过哭来宣泄自己的悲伤,他的需要就是哭,而不是我们说“不要哭了,要走出来”

四、请求:

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被请求人,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要他们做什么,而不是请求他人不做什么。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如果我们通过拒绝来提出请求,人们的反应常常是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习惯性的反应,因此,运用非暴力沟通有时是很别扭的事。然而,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们就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

最后将作者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藉由这本书,依稀间遥望到梦寐以求的美丽世界,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五】

感受的根源

1、面对不中听话的4种反应:

1)责备自己

2)责备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收获:表达感受时,多一些延长语的补充效果会更加。如: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已: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常用句:我(感到)……因为我……(050)

2、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回应(051)

3、人的基本需要分类:

1)自由选择

2)庆祝

3)言行一致

4)滋养身体

5)玩耍

6)情意相通

7)相互依存

总: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做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053)

4、社会文化并不鼓励人们表达自我需要,特别是妇女,一旦照顾他人当做最高职责,她们也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054)

评析:可惜的是很多人把自己的需要当成了辩词,当我们在与人争执时,不管是谁不妨先弄清楚各自双方的需要。而非一位的评价或提出想法。(以退为进)

反思自己:自己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是否会以委婉的方式或冷战的方式来表达需求。

5、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以爱情为例,把让对方快乐当做一种自己的责任。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由第一阶段引发的不愿意再为他人负责,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三阶段:乐于互助,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

总:感受与需要往往是伴生,随着感受的表达也有进一步需要的提出。

请求帮助

1、需求请具体的告诉别人,请求别人不做什么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反感。(064)

评析:抽象的语言会让别人无法明白我们的需求,也会让我们无法深入的了解自己。例:

1)我希望我们在一起时不要有什么压力,什么话都可以说。

2)你们觉得我怎样做,你们会比较放得开。

2、了解他人的反应主要会有三个方面:(反馈层面)

1)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2)对方正在想什么

3)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3、在集体会议中,重要的是希望达成什么目的,如果发起者没有目的就会沦为无效会议,如果参与者的回答不满意就会让会议变得漫长和繁琐。

案例:我的一次会议,希望大家能够给我提供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很多无谓的指责,在会议中,部门的成员只关心这个事情应该开头怎么杜绝,或者对我进行批判,这让我感觉到非常的不开心,因为我觉得会议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用来批判的。

4、有时候请求与命令是不同的,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成目的,也是命令。而被强迫的人总不会乐于满足他人的请求。

评析:非暴力沟通并不是一套工具,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请求能否得到满足来证明有用性。

倾听的力量

1、倾听上级的方式与倾听下属和同级的方式其实一样。

2、面对他人的嘲笑与指责,你是把它看做对自己的伤害,还是认真去倾听他人的感受。如果真的伤害到你了那你需要倾听自己的心声,向好友倾诉,了解自己的感受;另外一种是先获得必要的倾听,通过倾听、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3、恶魔曾经为人,陷入绝望境地的人是否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4、当别人说不或者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妨先不要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伤害,而是认真的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或许就能真正明白对方拒绝的理由。

5、如果别人保持沉默,可能是因为有些东西羞于启齿,所以用心的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水滴石穿。

个人案例:佳佳的身上好像有许多的秘密或不愿意讲的事情,或许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了她不愿意讲述,我也期待有一天能够让她勇敢的表达自己,愿意去信任我。我并不想对她的一切进行嘲笑,只想多关心一下我身边的这个人。

6、一旦负面评价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我们就会忘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而把自己当做一张椅子,如果我们习惯将自己视为工具,自我憎恨还令人奇怪吗?(120)

爱自己

1、转变自我评价是我们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等心理带来的行为友善和体贴。

2、没有所谓的应不应该,该发生的都是会发生的。

3、人一旦对自己否定,陷入对自己所做事情思考有益无益的时候,要挑战的就变成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转变:

1)符合我们的心愿

2)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4、充分理解自己的感受,如果未满足需要便去满足它,而不是停留在自责中。

个人分享:社会的快节奏导致每个人向上的动力十足,而在前进道路上又感觉到格外焦虑,似乎什么都想与人有的一拼,静下来,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

5、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了那种行为的我。这样两个我才不会打架。

6、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

7、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做法)

第一步:觉得没意思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的写在第一张纸上

第二步: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选择了它们,而不是不得不,在列出的所有栏目中的前面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承认行为是自己的选择后,就需要填写声明来了解自己为什么那么做。

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备注:此处既有追寻自身需要的动机,又涉及到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

8、深入理解我们的动机:

1)为了钱,钱在非暴力沟通中只是满足无数需要中的策略的一种

2)为了得到赞同(讨好型人格)

个人分享:我因内心的孤独所以更渴望倾诉自己,得到别人的赞同,夸奖、鼓励,却忘了自己不应该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3)为了逃避惩罚,比如纳税,如果把它当做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4)不想感到羞愧,比如结婚生子(不为了道德而活,活出精彩的自己)

5)为了避免内疚,不活在别人的期望中。

6)为了履行职责,一些命令的词汇来强迫自己,就会感到压迫。

评析:其实很多东西在于自己的选择,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表达愤怒

1、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的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2、充分的表达愤怒,并不是一味的表达感受,专注于自己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生活。提醒自己什么未被满足比愤怒更重要(136)

3、生气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是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137)

4、如果认为痛苦是别人造成的,并认为那些人应该遭受谴责和惩罚,他们就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5、倾听别人的感受和需要而不纠缠于他们的想法,我的生活就会变得愉快的多。

个人案例:一次部门会议,我希望解决问题,但部门的同事都在指责我,当场我表示了愤怒,事后提及,虽然我再次重申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请求,但是忽视了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先理解别人,再让别人理解我。在这里,我忽略了上级和部门同事对我的期待,而直接的只注重了自己的感受表达。

表达感激

1、非暴力沟通感激的方式包含三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评析:先后的顺序并不重要

《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我寒假在家看的是自我成长类的书籍,书名叫《非暴力沟通》。

其实我自己是比较反感写这个读后感的,因为我自己的文笔不好,也没有感想出来过多的想法和语言,但是同时我自己又明白我自身的缺失,我本人性格比较急躁,尤其是在与人沟通方面,我在因为某件事情情绪较为激动时,会用自己的那种情绪去控制语言,这个对我自己和对方都是非常不好的,我知道这个是非常需要改进的。

所以我还是在时间很短又很忙很忙的寒假里挤出一点点时间来学习,虽然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完那本书,但是我或多或少还是有些许收获的。

翻开这本书,我最先看的是里面的诗句,我自己读了一遍觉得很有意思,我又大声的读了一遍给我的家人听,他们也很喜欢,然后鼓励我看下去,我也有了看下去的动力了,还挺开心的。

当时就一鼓作气的看了好几页,越看越喜欢,还把上面的方法和实例读出来和家人一起讨论,我更是备受鼓舞,而且还活学活用,当我跟我妈妈沟通时,她又带有那种评价性的语言指责我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直接还击回去,刚反击完就突然想到了《非暴力沟通》上说的方法及语言,我又马上说了出来,结果妈妈对我的回答很意外,竟然停止了对我的那种指责,我在心里暗暗自喜,嘿嘿,还挺有效果的嘛!

书上的方法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在自己身上先找问题,而不是反击说是对方引起的。

比如,我每次过年回家都会看到家里的院子里到处是垃圾,这一点让我很是头痛,我每次就会一边生气的指责我妈妈一边打扫卫生,好不容易用一下午的时间把院子给收拾好了之后自己累的不行了,再回头看看妈妈,发现妈妈是很生气的样子,我就不明白了,明明就是你没有收拾,我说你了你还生气,那我还累了一下午了咧,而且这个垃圾又不是我弄的等等之类的语言都冒出来了,可想而知最后肯定是不欢而散咧!

但其实我心里明白,是因为我们家过年都是在街上做生意,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的忙得不行,而且妈妈的眼睛也是弱视的原因而看不到远处的东西,这些我心里都明白,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语言,就会不停的数落,结果妈妈不但不改,屡屡让我忍不住自己收拾,最后又惹得一肚子气,妈妈烦,我也烦!读后感.cn

而且最不能放开的是我,每次都觉得自己事情也做了,身体也累着了,没人关心感激我还让妈妈大大的数落我一顿,我是何其的冤枉啊!

现在想想其实换一种方法,换一种说话方式就可以改变妈妈的那些屡教不改的行为,我那样指责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很很的伤了对方的心,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我们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所以我要学习一种新的表达方法,一种我和周围的人相处起来都可以很舒服的方法,就是这种非暴力沟通方法。

读着读着我还发现它的这种沟通方式在我的工作中也有帮助,得平静的,不带评价性质的呈述事情,这个方法跟家长沟通时用得上,这个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也从其它的途径听说过,现在可以仔细看看具体实例和细节。

书里说明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并解释了如何表达感受,与人沟通,这一点可以在处理孩子问题时对我有帮助。书里还从其他很多方面提醒我如何倾听内心中不同的声音,以及懂得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学会观察内在的情绪和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等学会懂得自己,就会懂得别人,获得爱、和谐和幸福。

其实我也特别希望未来我整个人的状态能慢慢的平静下来,不要那么着急,那么急躁,做一枚安安静静的温柔女子,也许可能要很久很久的时间,也或许是一辈子都慢不下来了,但我至少意识到了我的缺失,至少我想要去改善它,我就有进步了,不是吗!!

分享范文:《非暴力沟通》读后感模板汇总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优秀的书籍后,内心都一定会有所触动。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读后感是记录人们对于一本书的阅读见解和心得。值得推荐的优秀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分享范文:《非暴力沟通》读后感模板汇总,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一)

完美的回答都是相似的,不完美的回答各有各的不同。课堂上面对着孩子们脑洞大开的答案,那份茫然衬托出我的黔驴技穷。是时候加强我的沟通技巧了。于是,我翻开了这本《非暴力沟通》。我原本以为它会讲述一种闻所未闻的沟通技巧,谁知它花了两章来讲述人的需要。谁会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我不想浪费时间,于是我带妮妮出门吃饭。

旁边餐桌上坐着父女俩,他们一边吃火锅一边等妈妈。妈妈来了之后,垮着张脸不动筷子。爸爸一边往女儿碗里夹烫好的菜,一边问妈妈:“你莫样了撒,做个鬼样?”孩子妈妈看起来很生气的样子:“你一直在跟她夹菜,还管我吃不吃!”孩子爸爸觉得莫名其妙,骂骂咧咧的把筷子一甩,买单走人了。母女俩坐了一会后,也离开了,留下一桌子动都没动过的饭菜。

夫妻俩看似都很爱孩子,还夹菜给孩子吃。可是他们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他们吵架。他们的沟通很失败。孩子妈妈很想让爸爸哄一哄她,可是她没有说出自己的需要,孩子爸爸用愤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于是事情一团糟。

大哥莫说二哥,其实我自己说话也这风格。我很想改变这低效的沟通方式,于是我静下心来,耐心研读《非暴力沟通》。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经常把对别人的批评错误理解为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以为把别人吼一顿就能改变别人。所以书中安排了好些练习,来就事论事的判断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感受,了解自己为什么生气了。只有真正了解自己了,才可能心平气和的去了解别人的需要。

我身边有大把的事例可以练习。上课上到一半,有一个同学插嘴,全班大笑。我正准备批评那个插嘴的同学。突然想到了非暴力沟通的步骤。我问自己为什么生气,是因为自己的什么需要没有满足而生气。我慢条斯理的说:“我计划今天把认识人民币的知识讲完,可是没想到课堂上被这个同学打断了,我好担心啊!我担心其它班会比我们班学得好、学得快。我担心这个插嘴的`同学没有真的听到我在说什么,那么他这节课就没有收获。”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发现,就我担心是没用的,那是皇帝不急急太监。课堂上花时间批评某一个同学更是没效率的做法。我应该想其他有效的办法才行。

虽然,目前我还没有用这种沟通方式解决任何问题,但是我的心情好了许多。因为我知道我为什么生气了。

一天早上我还在刷牙,妮妮就起床了。孩子自己起床,当妈的不是应该高兴吗?可是我不高兴。因为妮妮发现衣服洗好了,想帮我晒衣服。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看到妮妮晒衣服我这么焦虑,我在担心什么?我很认真的思考并回答自己的问题。我担心妮妮不是像我那样晒衣服,我担心妮妮不会用晾衣架。我继续追问自己,我为什么担心这些?最后我明白了,其实是我自己不知道妮妮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应该怎样帮助她。想清楚了之后,我不焦虑了,静静等待。果然不出我所料,妮妮被晾衣架夹了手。我没有像平时那样惊呼着批评她,而是一边关心的看她被夹到的手指,一边和妮妮一起研究为什么会被晾衣架夹到。虽然,妮妮最后晒好的衣服我很不满意。但是我没有像平时那样嚷嚷,“不是这样……不是那样……”而是先肯定了她做得好的地方,再明确的告诉妮妮,如果她能把牛仔裤抖平整再晒,那么晒干后牛仔裤就是平整的。用了非暴力沟通,我们母女俩渡过了一个没有吼叫的早晨。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能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才能说出我的请求。这之后,才能倾听学生或者女儿的需要。当学生或女儿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事情才可能有转机。

生活中情急之下,我们通常会选择自己习惯的沟通方式。而那样的表达,会让我们互相伤害。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这是种技能,得练。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二)

小时候犯了错,我通常是还没开口便止不住地抽泣。

奶奶会对我说:你先别哭,好好地说,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就行了。

妈妈会说:你再哭,把事情弄成这样,还敢哭,知道错了没?!

如果说要把《非暴力沟通》用一句话总结,便是:把事情说具体了,不要大而化之,在上升到某种意义层面上前,先就当下的事,有条理地表达出前因后果,再说出当下的真实感受,便是好的沟通,或者沟通的基础。

于是,也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奶奶和妈妈对我的教育方式,奶奶是老人特有的慈祥,母亲是典型家长的威严树立,奶奶引导我建立沟通的前提——真实表述事情的过程,母亲告诉我延续沟通的条件——表达感受。彼时年幼的我当然是无法将这两种沟通方式结合在一起来看,但是随着和越来越多的人接触,早年养成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得以显现,特别是在看完《非暴力沟通》后,引发了更多共鸣。

全书六百多页,作者用了1/6的篇幅,在开篇讲“让爱融入生活”、“是什么蒙蔽了爱”。爱和信任,就是打开沟通的大门,“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作者告诉我们,非暴力沟通,就是爱的语言。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

那么,怎么开口呢?

“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如刑警探案,首先都不会直接下定论,而是先回到原处,尽可能地还原现场,再逐一寻找证据,通常我们所遭受的“语言暴力”后,最先感受到的是情绪,但是为了解决暴力本身,情绪的冲动并不是答案,只是我们表达的推动力,我们需要像探案一样,首先一五一十地表达出我们听到的或者说过的语言现场。“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非暴力沟通的一方面是诚实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是关注对方,用同样的方式,先去观察对方的言行,再以此为基础,发现对方的需求。也许心门不只一扇,我们依次打开,去互相展现,对方才能看到门后那个你的真实世界,才愿意张嘴说出爱或者有关爱的语言。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三)

本书中指出的问题,在许多文化中都存在,即压抑个人的感受。在中国,我们每个人被各种关系定义:父母、孩子、朋友、上司、下属……每个人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应该这样做、那样做,至于感受……不重要。

我的感受,当然重要。你的感受,也同样重要。非暴力沟通提供了一种沟通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别人容易接受的前提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诉求。

我认为这种沟通方式尤其适合家庭,家庭中的成员有着不一般的感情纽带,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但同时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小矛盾。如果这些小矛盾不能很好的处理,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伤害。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这四个要素有两种用法:表达自己&倾听他人。书中对整个体系有着详细的介绍,我只想讲两个我感受最深的点。

区分评论和观察结果:

我们总是下意识对我们看到的事物进行评论,比如我看完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会说这本书写的非常好,这就是一条评论。

如果换种表达方式,我仔细考量我的观察结果以及自己的感受,那应该是这样: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一种全新的沟通体系,解答了我的“怎样做才算不评判”的疑问,让我知道了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产生的负面情绪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本书带了我如此多的帮助,我读完以后感到非常的惊喜,忍不住想要推荐给其它人。

倾听他人:

小孩尤其需要被倾听。小孩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而且他们的探索不会预设前提。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应对这样“不讲理”的探索让他们头痛不已。非暴力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应对“不乖”的小孩。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当我们被理解的时候,我们会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愿意去做一些本不是很愿意做的事,小孩也不例外。

如何倾听呢?当我们懂得如何去使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敢穿、感受、需要、请求)去表达自己了以后,我们也可以基于这些要素去倾听和理解他人。

我家饭饭不到三岁,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当然也包括不合理要求。当他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只要能够认真的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并且让他感到他被理解了,通常接下来的沟通就会变的容易许多。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四)

今年暑假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正在自责和懊悔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当读到第一首诗《语言是窗户(否则,他们是墙)》时,情不自禁的感动的热泪盈眶,诗里描述的正是我犯的错误,是我亲手把语言变成了墙。那时的我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倾听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希望能学习到加深与他人交流的方法。这次再读,收获的焦点更加广阔了,深刻的理解了如何倾 听自己和爱自己的重要性,只有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如何满足自我的需要,才能明白他人的哪些行为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明白自己气恼责备他人的原因,也才能看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理解和陪伴。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指导手册,教会我们如何观察生活周遭发生的情况,体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通过倾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最后根据这些需要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请求,促进自己加强与他人的联系。

作者以案例和对话的方式,让读者在实例中体会观察和评论、感受和想法、请求和命令的区别(我们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让我们常常无法区分他们的差异),认识到倾听和表达的重要性。

书里对观察、沟通、倾听的技巧讲了很多很多,无法一一赘述,对我来说最有帮助的是一个认识自我的方法,通过不得不改作我选择的练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行为和需要,深深的理解了自己曾经说出的话和做出的选择,也终于看到了一点点真实的自我。

对于沟通这件事,本书能够帮助人们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理清思路,以及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点,需要做什么事情。它都很具体地给出方法。可能这只是获得有效沟通其中一种方式,你也不需要过于迷恋本书的方法,因为书中知识毕竟是从实践中得来的。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再次回归实践当中去,还是需要我们内化,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沟通风格!

具体方法:

前提:当你听到什么话,知道什么事情,先不要去比较、判断、评论、标记是非、道德标准等等,因为他们会蒙蔽我们作为人性爱的一面。

步骤一,观察,先要对发生的事情客观的观察,具体地表述出来,而不是去总结性的评论,因为评论具有判断色彩,这是一种变向的指责与批评。

步骤二,感受,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或者听到话,要把自身此时此刻的感受表达出来或者我们做的哪些事情导致他人的感受是什么,比如,我很难过,我很高兴,我很内疚,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感受,总是说我觉得!这样的主观看法。因为感受,能让你体会到他人的状况,从而更理智地去和他沟通。

步骤三,需要,在表达感受之后,要说出我们内心的需要,我们需要什么,倾听自己的内心。不是责备自己,也不是责备他人。委曲求全和盛气凌人都会伤害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步骤四,请求,明确地具体地提出我们的请求(避免抽象),而不是向别人发号命令(这样会让别人觉得,不听从你,他们会受到惩罚)

步骤五,倾听,在倾听之前,我们需要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的真实想法、感受、需要。不要急于表达我们的感受和态度,因为此刻,体会他们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能准确地体会他人的感受,也可能说明你也很少能够倾听自己的内心感受。

步骤六,释放愤怒,当我们生气时,不要指责他人和自己,体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与感受,会让你的愤怒降温。

步骤七,爱自己,不要压抑自己,强迫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当我们想改变某些行为,希望你是因为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自责、内疚、义务性的去做某些事情。如果你有负面情绪,你要承认这个是无法避免的,无需责备自己,因为人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如果有些事情是你逃脱不掉的,那就告诉自己的内心这是我选择做的,而不是不得不做的。因为在满足别人需要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感受。

我想这本书将是我经常翻阅的手册了,因为非暴力沟通是要在生活中、关系中去实践的,就如作者所说,非暴力沟通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觉察和提醒。只有不断的去观察、去倾听自己和他人,去打开自己体验更多的互动,才能收获到我们希望得到的爱和被爱吧。希望今后自己和他人都能愿意去健康的沟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生活中,在工作上,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五)

今天中午读完这本书,掩卷长叹。

书很好,不过,如果要大范围地被人接受,还需要很久时间。

里面所述及的沟通习惯,即使是在文明程度较高的西方,其实也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习),东方的沟通习惯,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家庭之间,更多来说是命令,而非沟通,语言暴力,比比皆是,网络上更是习为为常,因为很多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言行有什么过分之处,或者更有甚者,是有意为之,做为发泄手段。

善意的、试图达成彼此间互相理解的沟通,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是人的基本需要。人渴望被理解,但又容易在指责他人的时候犯错。《非暴力沟通》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思维的习惯,在我还只读到一小部分的时候,已经向人做出推荐,很多问题的根本,其实也是源于沟通,多读这样的书,多改善自己的沟通艺术,是有益的。

道路虽远,却不必因此而止步。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我们想好好沟通:

最近读完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对于沟通的认知完全是转了一个方向。原以为认真的倾听、诚挚的交谈、平等的对话,达到交流信息和增进情感的目的,就是有效的沟通了。可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沟通和交流却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自如。当遇到无法畅快沟通的对象,或者双方都有沟通意愿,沟通过程却不愉快,甚至不欢而散。

我许多年前曾读过一本《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书,这本书介绍了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情感世界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以至于严重影响到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顺畅沟通。男人和女人要想建立亲密关系,女人需要读懂火星的语言才能理解男人,男人也只有明白了金星的表达方式你才不会错怪女人。

可见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会我们想好好的沟通却总是词不达意呢?如果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是一本偏理论性指导你更好地沟通的书籍,那么《非暴力沟通》则是一本可以指导你去实践的沟通练习手册。

对“非暴力”的理解:

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非暴力”就是不运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一言不合”就动手,这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情形。你肯定也经常听到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常说的一句话:“你再不听话,我就揍你了。”这些情形就是我理解的暴力沟通方式,但是看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自己对暴力的理解太肤浅了。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身体暴力”外,还有一种“隐蔽性的暴力”是经常被我们所忽视的。这种隐蔽性的暴力对精神造成的伤害是不易察觉的,除非我们表达出来。隐蔽性暴力往往是暴力的根源,言语上的伤害可能没有身体暴力那么直观,但它的累积效应往往以身体暴力的形式体现。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有些话真的很伤人,但我们常常以一笑而过的方式将真实的情绪掩藏了起来。却不知道伤害已经造成,只是我们采取了无视的态度而已。

当明白了隐性暴力才是暴力真正的根源,要想避免隐蔽性暴力对精神的伤害,我们需要修炼非暴力沟通的交流方式。那什么是非暴力呢?

“非暴力”是指,当一个人内心没有暴力时,自然而然的友爱状态。彼此感到的是尊重、理解、关注与爱。运用非暴力方式沟通,我们会去聆听自己和他人深层的需要,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度聆听,让我们发现自己对生命深深的爱。如果暴力代表黑暗和恐惧,那么非暴力就代表光明和温暖。

是什么蒙蔽了爱?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体会到彼此心中的爱?卢森堡博士认为是一种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蒙蔽了爱,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造成了心灵之间的隔阂。

哪些是异化的沟通方式呢?

首屈一指的是道德评判。举几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就使用的道德评判句式:

“你太自私了。”

“你太没良心了。”

“你太不负责任了。”

“你太没担当了。”

……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会被我们看成是不道德的或者邪恶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这种评判方式中隐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但是却难以使我们真实的愿望得到满足。如果对方出于恐惧或者内疚来迎合我们的评判,迟早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屈服于内在或外在的压力,会心怀怨恨或者厌恶自己,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和温暖。

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理论和价值判断,不要将道德评判和价值判断混为一谈。对于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轻易地将其上升为道德评判,语言的暴力在无意识的行为中就产生了。

学会用爱的语言来沟通,我们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价值观,但是不要去指责他人。

第二种异化沟通的方式是进行比较。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如果想让自己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我们的生活中总存在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当你在做这种比较时,先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是关爱、是孩子的自律,还是其他被我们忽略的需求。不要让比较掩盖了我们的真实需求,却将怨恨和责怪的杂草撒在了爱的田野里。

第三种异化沟通的方式是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我们却在广泛使用“不得不”、“你让我”等这一类短语。

比如说,“不管你喜不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

“你让我伤透了心。”

这种说话方式在淡化我们的个人责任,其实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做出选择的权利,对,我们有选择的权利。那为什么习惯这样说呢,是为了推卸责任,不想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责。

第四种异化沟通的方式是强人所难。许多人都认为,教育的职责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矩,如果不配合,就要受到惩罚。

大多数父母都会用各种各样的规则来要求孩子,如果做不到就用惩罚来教训他们。实际上,孩子们总会想出别的办法来对付我们。我们最终还是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们的期待生活。

如果一个人有选择的权利,且是为了追求幸福,而不是为了逃避惩罚,而选择他想要的生活,或许他的行为就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让爱融入生活:

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的结果。

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的观察。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任何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可见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可是区分观察和评论却是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需要具有的能力,不带评论的观察是我们开始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就像是打开那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引导着,个人的感受是无关紧要的。

体会不到自己真实的感受成了普遍的现象,我们常用“我觉得……”这个句式说出的并非是自己感受,往往是我们的想法。当接着追问真实感受是什么时,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真实感受去哪了,被我们忽略了。

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却是我们敞开心扉与人顺畅沟通的关键一步。在沟通过程中道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是在卸下保护我们免受伤害的铠甲。

如何区分感受和想法?“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表达感受吗?不是,这是发言者的自我评价,他没有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我觉得我吉他弹的不好。”这一句同样没有表达出感受,而是用自我评价代替了感受。

想法已经习惯穿着评价的隐形衣却以感受的角色扰乱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却不自知。我认为感受是真实实在的,想法是虚无飘渺,感受能让情感流动,让爱自然挥发。想法往往让我们无所适从。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需要。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自责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或者厌恶自己。责备他人常常会引起他人的申辩反驳,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真实的需求被解读。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表达了我们尚未被满足的需要。体会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将它准确表达出来,其他人就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会认识到所谓的将心比心,我们无法牺牲他人的需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要说出自己的请求。当我们与他人进行沟通时,总是期待有所回应,对自己的需求认识的越深刻,提出的请求就越明确,越具体,这样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会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不想勉强他人,在表达自己的愿望时会习惯使用请求而非命令的句式。

如何区分请求与命令呢?请求如果没有被满足,如果紧随其后的就是批评和指责,那么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如果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的愿望就越容易被看作是命令。

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就越不愿意满足我们的愿望,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学会倾听,倾听自己或他人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要,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融入我们的生活,而非是指责、命令、内疚、自责、恐惧、强迫、无视等主导我们的生活。当暴力消退,自然流露的爱会使心灵的创伤痊愈。当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让倾听和理解代替指责、命令和强迫,让由衷的互助自发产生。作者:胡林华

关于非暴力沟通读后感万能版550字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读后感是阅读一本书之后,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记录。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一篇的读后感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关于非暴力沟通读后感万能版550字”,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一】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这句话一语中的,说到了点子上。

我们人类有很多感受,伤心呀,高兴啊,失望啊等等,这些感受通常都是由一件事,或者是一句话而引发,通常我们习惯把这种感受归结于那些行为或者是言语带来的,往往忽略了是自身的需要,造成了我们有这种感受的。例如有时候孩子不好好吃饭,我就很着急,就想上火。其实我的这种感受,来源于我自身的需要(我做为孩子的母亲,我希望他们健健康康的)!这是我深挖之后发现的,这个真的需要练习长期的练习,形成一个习惯,一旦发现自己的感受及时去挖掘内心的需求,否则的话,我们还是非常容易把别人的一些言行当成我们这些感受的根源!

另外一个心得就是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目前,我应该是处于第二个阶段,面目可憎阶段。有时候觉得日子过的就特别憋屈,特别委屈,原来自己是在牺牲自己,迎合别人,光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总想着让别人满意了,快活了自己可能就会好过一些。但是这样做的后果,自己非但没有更好过,而且确实很委屈自己。

我就像是作者的女儿似的,不想让任何人失望,那么就只能委屈自己了。当别人一不高兴,我通常会自责或者心虚。成长的第三个阶段,生活的主人,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达到的一个阶段,那个时候我们有爱有力量,我们乐于分享,乐于贡献,乐在其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要的就是那个香,我乐意要那个香!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二)

1.整体感受

这是一本讲沟通的书。

原来,我觉得自己沟通能力挺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差。然而,读过这本书以后,刷新了我对沟通的认识,也发现了以前许许多多错误的根源。

一般来讲,广义沟通(communication)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而本书中提到的沟通是偏狭义的,即人与人的当面交流沟通。虽然覆盖面狭窄了,但却是我们最常用的,对于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具有极大意义。

读完本书后,我对沟通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通过传递信息,增进互相了解,努力达成共识。

其中最关键的,是传递信息,这是互相了解和达成共识的基础。而恰恰是在这一步上,大多数人栽了跟头。不能很好地理解对方,更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是造成沟通充满「暴力」的源头。

针对这一环节,非暴力沟通提出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是也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具体操作方法。

实际上,当信息很好地传递,也就意味着彼此真正的了解,至于是否能达成共识,就要看需求是否一致了,最起码,明确了不能达成共识,也是一种共识。

2.知识点

2.1暴力与非暴力

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共同的感受和需要,核心是尊重与爱,既包括对对方的尊重与爱,也包括对自己的尊重与爱。沟通,不仅仅是和别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和自己沟通。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很多时候,这来源于内心的恐惧。

异化的沟通方式,包括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鲁米

2.2区分观察和评论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克里斯那穆提

“你太大方了。”这是一个明显的评论。我们说话时常常只有评论,而忽略了引出评论的事实。

“当我看到你把吃午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前半句是观察到的事实,后半句是评论。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区分观察与评论并不容易,我发现,凡是带有形容词或副词的句子,很可能都是评论。观察的句子,则是最简单的主谓宾结构。

比如“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和“欧文在过去五场比赛中一球未进。”

2.3区分感受和想法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这是一个想法。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这是感受。

表达感受的词,实际上很有限,作者建议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比如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兴奋、喜悦、感动、满足、放松、温暖等。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害怕、焦虑、沮丧、悲伤、厌烦、不满、孤独、惭愧、遗憾等。

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表达感受,让对方感到真诚,降低敌对的心态,让沟通更容易、更顺畅。

2.4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一是责备自己,二是指责他人,三是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四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

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

2.5请求越具体越好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区分请求与命令

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

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不要试图通过非暴力沟通改变别人,也许,能改变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但是改变不了他们心底的感受和需求。

2.6用全身心倾听

倾听别人并不容易,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带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

2.7用非暴力沟通与自己对话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释放压力。

把“不得不”,替换成“我选择……是因为……”,这样我们会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2.8如何表达感激

说出对我们有益的行为、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为什么沟通中总出现问题呢?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传递的信息太模糊,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传达的很准确,实际上对方一头雾水。

所以,非暴力沟通的底层逻辑是引导对方传递准确的信息,自我表达准确的信息(包括交流、表达愤怒、表达感激等)。

3.对写作的启发

周日花了3个小时,一口气读完本书,十分顺畅,收获满满。这要感谢作者写得好,我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呢?

3.1干货多。作者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研究透彻,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可以帮我们提升认识,改变错误的沟通习惯,进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3.2例子多。作者作为心理学家和多年心理咨询师,拥有大量的亲身经历。干货配上汤,口感才更佳。还发现一点,几乎所有例子,都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事情从坏变好,满足人心中的善的愿望,读起来特别痛快。

3.3练习题。每一章节的最后,都有10道左右练习题,并予以解答。充分与读者产生互动,让读者有了参与感,也对知识概念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3.4每章总结。每章内容结束后,都会有本章知识点的总结,方便读者回忆知识点,也为速读的人提供方便。

总之,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真遗憾没有早点读到。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三】

“叮咚”,拿起手机,我扫了眼微信,是好友丽丽发了张聊天截图给我,第一反应是她和男友又吵架了,打开图片仔细一看,果然猜中,火药味还挺重,来回好几个回合,但是谁都不示弱,说的话一句比一句狠,让人气的要爆炸。

“什么情况?”

“我要跟他分手!”

“……大姐,又要分手?这次又为啥?”丽丽和男友已经相爱相杀三年了,每次吵架都要闹分手。

“你看看我发你的聊天截图,他对我说话越来越不耐烦了,句句伤我的心,呜呜……”

我再次打开截图,认真看了好几遍,那些话语让我想到两个字-“暴力”,这些话就像一颗颗子弹,直击对方的要害,让人伤心欲绝,爱意全无,比肉体暴力更让人难以忍受。

当下好友情绪激动,不知如何安慰,只能静静听她倾诉,情绪稳定之后给了她一个建议,让她和男友和好之后能一起读读《非暴力沟通》,尝试用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和倾听对方。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著,它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让我们能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实现更加有效的沟通。

初心是为了和父母有更多的交流

起初读这本书,是为了和父母有更好的沟通,因为长大之后,许多观点和父母有了分歧,但是又不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倾听他们,往往只能选择少做交流或者发脾气解决,闹得双方都扫兴收场。但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很触动我,让我决定好好读读这本书。

有一次逛街,在一家服装店里,一对父子正在挑选衣服,父亲看上去有六十几岁,儿子有四十几岁,穿衣打扮都很朴素,儿子很孝顺,一直转来转去,帮父亲挑选衣服,还时不时拿着衣服在父亲身上比划比划,兴奋的像个小孩。可是父亲却一脸愁容的看着这些衣服,摆手说不试,说自己不缺衣服,服务员则在一旁劝说,说儿子一片心意,老人家可不要辜负。后来在儿子和服务员的频频劝说下,父亲终于答应试试,儿子眼光不错,穿着挺合身,儿子连连夸好看并问父亲喜欢不,而父亲此时并没有关注衣服,而是一把脱下衣服,忙看价格标签,嘴里还问服务员这衣服贵不贵,这下可惹怒了儿子,儿子一把用手打了父亲拿着标签的手,生气的说,“问你喜不喜欢这衣服,你管他价格干嘛,你儿子我买的起,最烦和你一起买东西,买啥都舍不得,畏畏缩缩!”父亲有些尴尬,服务员忙着安慰大爷,忙说这衣服不贵、今天还有打折活动,但老人家却一脸难过,丝毫没有儿子尽孝的喜悦。

看到这一场景,我有些伤感,其实儿子有出息了想给父亲买衣服尽尽孝心本是一片好意,而父亲一辈子吃苦过来舍不得破费也是情理之中,但儿子粗暴的沟通方式,实在让父亲有些难堪,也让父亲无法愉快的接受这份孝心。

后来,我也想到了自己,有时脾气急,没有耐心去和父母解释,一步步让他们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做,想一出是一出,做什么决定他们都是最后知道的人,如果他们反对或者念叨,我又会觉得他们不理解我,然后双方都痛苦,而这本书给了我解决的办法。

诚实表达自己,耐心的告知他人我们具体的需求

今年元旦回家,想着给老妈买件羽绒服,但是老妈向来节俭,估计嫌专卖店的衣服贵,肯定不愿意,但是别的店里的衣服我又担心质量一般,想着如何说服她,另外,也希望给她买件她真心喜欢的,而不是因为价格便宜,避免之前那对父子的尴尬场面。于是买衣服的前一天晚上我就开始做她的思想工作,把我希望买件质量好的、耐穿的衣服,所以打算就带她逛逛品牌店的需求告诉她,她表示理解,但是她有价格过高的担心,于是我解释说元旦这些店一般都有打折活动;而且材料好、耐穿、暖和,价格自然高一些;到时候如果看上,我们看看材料和价格,多逛几家店,挑件性价比高的;最重要的是给机会让我表现表现。老妈听完我的耐心分析,表示明天不会有顾虑,于是第二天我们愉快的完成了购物,母亲感受到了我的心意,而我也心满意足的为她添了新衣。但是如果我不提前和她沟通,一意孤行,第二天可能大家都心不甘情不愿的,老妈抱怨我不当家不知节俭,我抱怨她不明白我的一片孝心,最后大家难免不欢而散,越来越讨厌一起购物。

因而和家人沟通时,我们需要多一些耐心,并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要只告诉他们我们长大了,就要这么做,你们现在管不了我了,毕竟他们在我们小时候也曾如此耐心的带我们认识这个世界。

这一沟通方式有效改善了我和家人的关系,也对我的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去年和一个开发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但是这个项目从来没有工作计划表、需求文档,每次需要上线新功能,都是开发前几天告诉我,然后我感觉时间有些来不及,然后开发急匆匆的和我讲解需求,我便整理测试用例、着手测试,争取在规定时间内保证项目上线,基本上这个项目到最后一天还会有问题,都是加班加点完成的。每次接到这个项目的测试任务我都是很头疼的,首先它会打乱我的工作计划,因为除了它,我还有别的测试任务;其次它没有明确的开发、测试节点,没有具体的需求,很容易导致漏测现象。我的心里充满了抱怨,每每我都会开发吐槽,然而他也一肚子委屈,说他也愁,我需要的这些也正是他烦恼的,但是我们谁都没有主动的去表达我们的需要,我们就这样怨声载道的过了大半年。后来,又一次新功能需要上线,居然在上线前一天才告诉我,而且涉及十套模板,内容特别多,那一次加班到很晚,回来路上一阵反思,决定回去写封工作建议给领导和同事,和他们讲述自己对于项目流程的看法和改进意见。当晚英明的领导就给予了理解,第二天就发邮件规范了这个项目的流程,善良的同事们也都积极地给予了支持和帮助,让我的工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经过了这次,我深深的明白,有时我们需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成为情绪的奴隶,通过抱怨、批评、辱骂、比较、强人所难等沟通方式使我们更难表达自己和体会对方,让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

关切地倾听他人,聆听他们的请求

情人节的时候黑土先生送了我一把尤克里里,圆我音乐之梦。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照着视频津津有味的学习起来,先学习持琴、调音和认识乐谱,不料照着视频学完,调第一根弦时,调音器上明明显示的是“A”,但是听声音就是不对,就在我开始纳闷的时候,黑土一把拿走我的琴,开始百度帮我找问题。我当时有些不开心,因为晚上特地早早洗漱好,抽出一两个小时学琴,在识谱时,我没拨两下,他就抢过琴去,笑嘻嘻的练起来,然后我又抢过来,没弹两下,他嘲笑我有破音,说我弹的不如他好听,当时心里一万匹马在奔腾,心想买琴是你自己想学吧。音调的不对,我想应该是视频哪里看漏了,于是又翻出视频认真的看了一遍,确定调的方法是对的,于是让黑土看下视频找找原因,他此时仍在边看百度边调着琴,然后突然很有根据的指着调音器说,“快看,你的模式调错了,应该是尤克里里模式!”,听罢,我气不打一处来,跳起来和他说,视频上说这个模式调更准确,老师特地嘱咐用这个模式的,于是把手机视频摔给他,他脸色有些无奈,捡起丢在面前的手机看起来。我意识到自己有些想发火,于是起身准备去洗澡,先冷静冷静。洗完澡回来,他还在认认真真的调音,不理睬我,我心想他咋还不来哄我,就在那里倒腾那把破琴,以后和琴过去吧,越想越气。

突然想到上午看非暴力沟通时,正讲到人为什么会生气、如何表达愤怒的内容,抓紧掏出手机打开那部分内容,越读心里越平静,我不在心里指责他的不是,开始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刚才我很沮丧,因为我学琴的权利被剥夺了,我希望自己来找问题,还有些委屈,因为我调的模式是对的,却被黑土指责,我希望他能看过视频再说。因为找到了生气的缘由,立马释怀了,然后想照着书上的方法尝试着和黑土先生沟通一下,这时黑土刚好把琴拿给我,告诉我调好了,我语气平和的回应,问他什么原因,他认真解释了,并且说刚才他看了视频,他错怪我了,我调的模式是对的,是别的原因。我问他知不知道我刚才生气了,他委屈的说知道,但是感觉莫名其妙,说他其实对这琴没什么兴趣,刚开始只是想陪我一起练,后来调音有问题,就一心想着帮我调好,没有别的意思。

他解释完,我有些惭愧,现在我才能平静的体会他的感受、倾听他的请求,如果一开始我把想独立学习的需求主动告知他,他也能倾听我,知道他给的帮助不一定是我想要的,也就不会闹得不愉快了。

当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是从小事中我们应该学会生气时首先不要急于责备自己、指责他人或者生闷气,想办法停下来呼吸,什么都别做,静心留意我们的指责,我们此刻心情如何?我们自身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才会导致我们现在心情?然后向对方表达我们的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当然,我们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去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与他们建立联系,进而更好的帮助他们,实现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有情绪时请冷静三分钟,运用非暴力沟通

刚看完这本书时,我还不能熟练的运用非暴力沟通,但是当我生气或者手足无措时,我会立即打开这本书,或者在脑子里回想,然后学着运用。

运用多次后,我渐渐发现它主张我们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情绪本身,无非就是给我们一个出口,让我们把注意力从情绪转换到尚未满足的需求上来,当我们在思考的三分钟里,情绪也就基本能稳定下来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就能更客观的看待令我们烦恼的事情了,从而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所以宝宝们,有小情绪时请冷静三分钟,非暴力沟通会帮到你,加油!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四】

《非暴力沟通》此书是阮胤华翻译,原作者是美国的卢森堡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xx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与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争端。此书共13章,190余页,书中插有12位小朋友的天真烂漫的画作。看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总体来说用三个词来形容:有趣、温暖、实用。有趣是因为书中不仅文字排版有趣,还兼插有图画,给人感觉新潮,所以在边读边品之中不失风趣;温暖是因为书中有的文字段落给人温馨有力量的感觉,让人读完不尽心中有暖流流动,这种暖流如涓涓细流持续且平滑;实用是因为书中不仅有沟通技巧的介绍,还有案例练习的讲解,在你了解沟通技巧后,有案例练习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以便掌握沟通方法与技巧,这种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写作方法让我确实感觉到买和读这本书是不吃亏的,而是值得和有意义的!

以上本人所叙述的可以认为是该书的好处,其实该书也是存在缺点的:

一是该书缺乏理论的深度,没有明确直接阐述非暴力沟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只是通过侧面介绍该沟通方式的方法与原则及如何使用与理解该种沟通方式,例如书中分章节的介绍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包括列举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二是该书中文版的翻译文逻辑性不强,不够严谨,全书行文逻辑从引入(原因与背景)到介绍(方法与技巧),缺乏最后的总结与概括,该书最后虽然有后记与附录,但没总结清楚与详细,最后难免会让读者产生有一知半解的感觉!

读罢此书,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即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接着,表达感受或心情;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四个要素在非暴力沟通方式中环环相扣,运用非暴力沟通这种方式需要注重这四个要素。非暴力沟通可以运用到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中,如亲密关系、家庭、学校、组织机构、心理疗法及精神辅导、外交和商业谈判、任何性质的争论与冲突等,从以上诸多应用层面可以看出非暴力沟通这种沟通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作用与益处的。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和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不同的人运用非暴力沟通有各人自己的用处。笔者觉得非暴力沟通有很大的意义,它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能够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能够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能够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能够使人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从这些方面看,非暴力沟通意义非凡。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体验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这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使我想要尝试与掌握,我相信,掌握了这种沟通方式肯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益处,同时,这本书让我对沟通有了另外的认识,沟通交流不仅使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交流沟通促进我们人类的幸福!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古人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善意的话会让人在隆冬腊月感觉到温暖,一句恶意的话即使在酷暑时节也会让人如堕冰窖。前阵子发生了一件小事,晚上下班手机没电关机了没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 我妈急坏了,给我同租的舍友发了好多条的微信问我俩在没在一起,事后我回电打给她有点无语的说她胡思乱想,然后我妈立刻红着眼睛把电话挂了,我哄了好久才哄好。后来我也有进行反思,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方式是非常粗暴的尤其是在你面对你亲近的人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因为不恰当的沟通方式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这件事只是一个个例。通过阅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它让我知道了怎样更有效的沟通。
这本书并不是注重于教我们如何说话,而是告诉我们怎样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非暴力沟通在于对“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的理解和运用,你在观察时要清楚的看到你观察的事物,并且能详细的描述观察的结果,继而可以通过这个结果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彼此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我们为自己的感受行动负责,但是我们无法为他人负责,也不用对他人负责。在我们提出要求时,要准确理性。不要把我们的沟通变成自己负面的发泄和倾诉,我们不再条件式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学会用非暴力的方式去交流,去了解他人,了解自己。
在想明白这点后我很认真的向母亲道了歉,也表达了感谢和爱意,为我的出言不逊和不知轻重伤了她的心而道歉,感谢她在繁忙的生活中对我的在意关心。我不知道母亲心里会怎么想,但是我心里是感觉越来越温暖了。我想非暴力沟通其实也是对自己的谅解和关爱,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很多人早起忙到睡觉,高压生活让大家几乎喘不过气来,我只需要担心自己吃饱穿暖都会觉得压力大,更何况为了或者忙于生活的成年人呢?我经常在新闻上或者日常生活里看到因为各种琐事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的中年人。很多人每天工作了一整天心烦意乱,就像一个炸药桶,一点就炸。但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生活的苦难,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需求,就像普希金在诗中所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如果他们能互相关怀,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大家都很累,或许彼此之间就能温柔以待了呢。
这是一本于生活于内心都很有很大裨益的书,我已经看了不止一遍,但是每当我心中有迷惑的时候我总是会再次翻开这本书,它总能为我分忧解惑。最后还是推荐大家去阅读一下这本书,这本书值得你花费时间。ps:看到新闻里曝光前阵子公交坠桥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有人坐过站然后殴打司机造成的,惊叹。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读后感

准备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刚结束九型人格学习不久,而且即将开始非暴力沟通工作坊学习,一旦自己开始意识到需要"慢下来"去觉察自己和身边的人,就会发现生活中忽视那一部分,往往是你最想逃避,也是最手足无措的时候。

虽然2型人的特点是善解人意,喜欢帮助他人,但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这个型的瓶颈,同时对于他人愤怒时的无力感,让2型人更加隐忍、憋屈。

学习完九型和正管课后,对于自己和其他的8个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来看这本书,让至少可以鼓励自己开始实践非暴力沟通,开始试着去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对于身边人的愤怒开始理解、接纳,做到不评判。

下面先来谈谈我是如何体会表达"我信息".

我此刻的生活如何?这个问题好像我很少去问自己,因为我总是在捕获周围人的需求,自己很少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因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也从来没有去想着了解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看了《被讨厌的勇气》后,有了去使用非暴力沟通这种生命语言的勇气,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发自心里的感觉,而不是通过思考,做出选择。

原来我在和他人发生争执后,即使过了很长时间后,也很少去回顾,因为担心悲剧重演,所以自己特别逃避谈论痛苦。在学会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后,在刚开始也遇到几次对方说"不"的时候,刚开始我很沮丧,后来我坚信,自己的需要没什么不对。一旦你发现自己需要后,很难去把它深藏在心里,仿佛有个重担一直背负着。于是,我还是坚持表达了"我信息".虽然刚开始,使用的有些生硬,句式完全照搬,但是自己给自己打气,一定要说出来。说出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后,不是需要马上需要对方做什么,更多的是需要向对方的倾听,被看见。正如,佛的建议:"不要弥补,在此即可。"

这本书中写到了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实践提到了三点:

1. 要精神纯粹。需要我们努力做的主要事情就是修炼自己。马歇尔每天都会停下来两次、三次或四次—---真的停下来,然后提醒自己:我想怎样与世界上的其他人相联系,冥想是个好办法。

2. 练习,练习,再练习。

3. 成为非暴力沟通支持团体中的一员真的很有帮助。

对上述的三点,第一、二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坚持,对于第三条来说,期待着和读书会同频朋友们一起分享。

对于我来说,除了要学会及时用"我信息"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还要尝试对于身边易怒的人带着"非暴力沟通之耳"进行观察,去接纳和理解他们的愤怒,而不做评判。

书中说:愤怒是份礼物,激发我们去了解引起这种反应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以往身边的人发生愤怒的当下,我非常害怕、恐惧,自己总是想着逃离那个现场,不想去面对他们的愤怒。但是通过阅读,了解到愤怒应该被压制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当我们认为愤怒是因为我们自身的问题时,我们就会倾向于压制愤怒,对其置之不理。这种应对愤怒的方法经常导致我们用对自己和他人都很危险的方式来表达愤怒。

其实我们需要去了解和帮助我们或他人达成那些自己没有满足的需要,因为这些未被满足的需要是我们愤怒的根源。

书中的比喻非常贴切,将愤怒比喻成"汽车仪表盘上的警示灯"----它提供了关于引擎的需要方面的有用信息。如果警示灯亮了,我们不会想这去隐藏这一情况,或不理会或忽略,而是想要减慢车速,弄明白这灯想要告诉你什么。

所以如何处理愤怒还是非常关键,分享书中提到愤怒处理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意识到愤怒的激发因素,或者被称为诱因,但其实并不是导致愤怒的原因。换言之,并不是简单的人们做了什么让我们愤怒,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什么东西与他们所做的事呼应---这才是愤怒的真正原因。

第二步:意识到诱因从来不是愤怒的真正原因。也就是不是简单的人们做了什么事让我们愤怒。我们对这件事的评价才是愤怒的原因。愤怒不直接与我们的需要和周围人的需要相连,相反的,它基于暗示对方所做之事有错或不好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有了评判。

这一点,在《非暴力沟通》一书,马歇尔两次被学生打了脸,第一次他非常愤怒,第二次却不太愤怒。因为他对两次打人的同学有了评判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

第三步:寻找愤怒的根源---需要

我们没有直接与我们的需要相连,而是在脑中开始思考那些没有满足我们需要的人有什么不对。对他人的这些评判导致了我们的愤怒,而这些愤怒实则是对未满足的需要的异化表现。

在这里,我们需要好好认识一下"评判",这句话我实在是太喜欢了。评判是对我们需要的自杀性的、悲剧的表达。我们不是回归内心,与我们未被满足的需要相连,而是将注意力转到评判他人没有满足我们的需要有什么不对上。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放学回家没有带书回家,我心里就会暗暗想:"这个孩子太不负责任了,自己的事情都不能处理好。",我就会带着评判的语气问他,即使我没有将评判大声说出来,我的眼睛也泄漏了这种想法。:"为什么不带书回来,作业如何完成?"孩子感受到的是指责、埋怨。双方沟通的结果并不理想。

但是如果我放下评判,去体会我的首要感受是失望,担心,刚才表现出来的气愤是我的次要感受;我就会放慢脚步,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就会发自内心去询问:"书没带回来,作业怎么办?",孩子很强烈地感受到我语气中更多的是对于他不能完成作业的担心,而不是责怪。他看到大人这样对他,自然会放下防御,开始想办法去寻找解决办法。于是开始头脑风暴,想出了几个办法,大家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解决问题上。

我在这个场景中,我体会到感受的基本功能是为我们的需要服务。情感能够把我们释放出来,调动情感来帮助我们满足自己的需要。我在这个场景中的需求是信任。如果注意力转移激发了愤怒。带着愤怒,我们就无法了解这种需要了。愤怒是一种调动我们去责备、惩罚他人的情感。

第四步:在通过了解评判背后的需要,将愤怒转化成其他感受之后,实际对对方说出的话。

还是刚才那个场景,孩子没有办法完成家庭作业,我感到失望、担心。因为我看重孩子的责任感,需要信任。我需要孩子能想办法完成家庭作业。

通过对于愤怒管理和放下评判的学习,也呼应了《被讨厌的勇气》里的阿德勒的目的论,生气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怒气,因为是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感受。

愤怒是非暴力沟通中非常宝贵的一种情感。它是一座警钟,提醒自己,我现在的思考方式几乎可以保证我的需要铁定不会被满足。为什么?因为我的能量没有与我的需要相连,愤怒时我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愤怒是很有价值的。愤怒是种福气,一旦生气,我们就知道自己需要慢下来,看看我们是否告诉我自己,我们需要转化这些让我们生气的评判,了解自己的需要。

"慢慢来,你知道这是你的"我们都必须努力做到慢下来,

非暴力沟通和爱:

下面我想说说,这本书中关于非暴力沟通和爱的关系,当你在任何时候都能不带其他任何目的,真实坦诚展现自己,袒露内心的想法时,这便是一份礼物。

不去责备、批评或惩罚----只是"我在这里,这是我想要。这是我此刻的脆弱".对我来说,这种给予就是爱的体现。

而奉献爱的另一种形式是倾听他人,我们可以肯定自己,但不批评他人。我们可能没有意识的是,所有的人,处于痛苦中时,需要的都是关注和理解。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我的这篇读后感:也是封底的这句话:

带上非暴力的耳朵,真心倾听他人;拔掉语言中的刺,充分表达自己。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7000字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美国)-读后感

这是一本极力推荐的书,与之前该作者写的《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一样,它的作用可与下面这本书比肩!

《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尔(奥地利)

因为看了这本书之后,内心会极度平静!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人际关系会非常简单。

等我们让自己的光芒闪耀,无意中,我们也允许了他人散发光芒。一旦我们从自我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我们的存在也会让他人得到解放。

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

按照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运用在自身和她人/他人思想中,去理顺自己内心狂魔乱舞的思维,去感受他人/她人内心世界。感受自身非常具体实际的需要,帮助他人/她人实现内心的需要。

当把这些理清之后,内心会油然而生强烈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摆脱人生三大烦恼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也就是对自身的需求,和人际关系的需求。紧张、疲惫、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就会逐渐远离!

非暴力沟通能够:

1.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

2.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3.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4.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5.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第一章,让爱融入生活

作者: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我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我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他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他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菲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这个例子运用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元素,比直接说,你总是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要非常具体、有效!

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是我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他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我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他就太粘人了。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的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我相信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即使他们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他们出于恐惧和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当然,她们也付出了代价,屈服于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很可能是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

回避责任: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管饭,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比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

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略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一旦我们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许多人相信,作为父母,师长和经理,我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距。我也曾认为,作为父亲,我的职责就是管教孩子。可是我发现我可以提出各种需求。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的期待生活,盛气凌人并无济于事是。是的,我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

然而,我相信,如果一个人选择新的生活,是为了追求幸福。而非为了逃避惩罚,那他的行为就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我相信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一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三章,区分,观察和评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是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做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他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五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第四章,体会和表达感受

有一次,一对夫妻一起参加了一个研讨班,期间太太对先生说,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先生的反应,真的就像一堵墙,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他总是这样坐在一边闷声不想和他过日子,就像对着一堵墙。

你是不是感到孤单,希望先生多体贴你呢,我问道,他表示认同后我试图说明。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这种话很难提醒他先生,留意他的愿望。一旦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很可能就会觉得委屈并退缩,这样双方的关系甚至会更加疏远。例如,如果他感到伤心,沮丧。不做任何反应,在妻子的心目中,他就会真的像一堵墙。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做了区分。

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二指责他人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听到不中听的话,是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是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愧疚,惭愧,甚至厌恶之极。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是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我们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是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是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非暴力沟通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他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是他人快乐。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三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一般来说,在存在多种感受的情况下,一个人会诉说那些还没有得到倾听的感受,因此,轻轻地忍,无需一开始就对各种感受同时作出反馈,而可以自然地从一种感受过渡到另一种。

第六章,请求帮助

前几章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三个要素,观察,感受和需要。这一章将讨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如果我们只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

如果我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对别人来说就更难了!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意愿就是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化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3000字


在2018年寒假拿到的书,终于在2019年8月份看好了,其实不是觉得厚了,也不是因为没时间,就是因为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应该是大众心理学的内容,作为一个学了心理学专业的,自然明白有很多书籍其实就是从专业心理学中吸取一部分而成文的,所以,暂时搁置了。直到,有一天,有个老师告诉我,这本书很好看哦,所以,翻开了。

其实,我一般是看完书籍之后才会去看作者的简介的,当然除外那些本来就已经很熟悉的作者,这样就会让我在看书的同时也一并体会作者的经验,一同猜测作者是一位怎么样的人,往往有时候翻看简介的时候都会让我大吃一惊,很有幸可以拜读这么优秀的大师的作品。人本主义的确是我在本书中第一眼看到的。

我喜欢这些章节,当然每一个章节都是书中必不可少的,都是会给人不同收获的。区分观察和评论:感触很深,因为我们往往会根据观察自动做出反映,形成自己的想法,最后会用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达出来,但往往这样的观察只是片面的,往往这样的猜测只是其中之一,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怕的是贴标签和误会。观察是把你看到真实的行为不含任何情感或情绪不带任何批判表达出来的,而评论则是根据你自身的价值体系对该行为做出自己的判断,人们对于评论向来是喜欢反驳的。例如:你想说小红很懒惰的时候,不妨想想你为什么想这么说,因为你看到她三天的衣服都没有洗,或许就可以换一种表达,我看到你三天的衣服都没有洗(基于观察和事实),这让我觉得你是一个懒惰的人。相比你直接说一句你真懒,应当会更让人能够接受,能够意识到为什么人家会这样说我。这个非常适用于教学中,小孩子往往很在乎家长或者老师同学的评论,尤其是老师,当老师因为学生今天没有完成作业,直接告诉这个孩子,你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我想或许这个孩子以后就这样自暴自弃了,或许这个孩子就背负着这样一句话耿耿于怀,如果告诉他原因,或许下一次他的行为就会有所改变,不会因为个别事件去否认或者判断一个人的人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请在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我使劲看了又看,但从未看到厨师;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打起了火,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我们说有的人懒惰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我们说有的人愚蠢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因此,我得出结论,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这只是我的意见。鲁思贝本梅尔

(摘自书本中的一首歌,作者说这首歌反映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体会和表达感受。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汇,或者说很简单的事情,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也会一直强调来访者的感受,但这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是非常难得一件事情。往往大家以为自己的看法就是自己的感受。所谓感受其实就是自己的情绪,身心的体会。在沟通中表达感受时,示弱往往有助于解决冲突。

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 喜悦 欣喜 甜蜜 精力充沛 兴高采烈 感激 感动 乐观 自信 振作 开心

高兴 快乐 愉快 幸福 陶醉 满足 欣慰 心旷神怡 喜出望外 平静 自在 舒适

放松 踏实 安全 温暖 放心 无忧无虑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感受:

害怕 担心 焦虑 着急 忧虑 紧张 心神不宁 心烦意乱 忧伤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伤感 凄凉 悲伤 恼怒 愤怒 烦恼 苦恼 生气 厌烦 不满 不快 不耐烦

不高兴 震惊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独 郁闷 难过 悲观 沉重 麻木 精疲力尽

萎靡不振 疲惫不堪 昏昏欲睡 无精打采 尴尬 惭愧 内疚 忌妒 遗憾 不舒服

(摘自书中有关感受的词汇)

感受的根源。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责备自己我们可能会自责,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指责他人我们或许会反驳,争吵时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或许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了解自己的需要、期待、愿望以及想法,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通常可用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请求帮助。提出具体的请求,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模糊不清,别人就不知道我们到底要什么。(有一幅卡通画描述的是一个人掉到了湖里。在湖中挣扎时,他冲着岸上的狗喊道:快去救助!在第二幅画中,这只狗躺在精神病医生的诊断台上。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于帮助的含义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 )

明确谈话的目的。(有些时候仅仅是表达感受而已)

请求反馈。(明确别人已经了解明白)

了解他人的反应。

区分请求与命令。(一旦别人认为不答应就会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把请求看作是命令。)

以上四个是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别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爱自己。很喜欢这样的一个字眼,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看到这样的词汇,更是让人想要学有所用。《一千个小丑》:我希望他准确无误地知道他是多么特殊的生命,要不,他成长的过程中将会忽视这一点。我希望他保持清醒,并看到各种奇妙的可能。我希望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给世界一点触动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知道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

看完这段话的确会有不明的触动,可是如果这个人已经忽视了该如何是好?

培养对自己的爱,其中转变自我评价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自我评价的方式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

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为了钱、为了得到赞同、为了逃避惩罚、不想感到羞愧、为了避免内疚、为了履行职责。

充分表达愤怒。表达愤怒四步骤:一、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二、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三、体会自己的需要。四、表达感受尚未满足的需要。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

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书中提到玛丽安.威廉森的一段话:

我们最大的恐惧不是我们不够完美,

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我们无比强大。

我们的光明,而不是我们的黑暗,让我心存畏惧。你是上帝的孩子,你的小心翼翼帮不了这个世界。

缩小自己,好让周围的人在你身边不会觉得不自在,这不明智。

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荣光。那不仅存在于某些人,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

当我们自己的光芒闪耀,无意中我们也允许他人散发光芒。

一旦我们从自我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我们的存在,也会让他人得到解放。

很喜欢这一段话。

以往写完这些内容,我都会感到有一种沉重被释放的感觉,再次回顾这些内容却又让我感到沉甸甸的感觉,可能是共鸣,可能是明白但却又做不到,可能是对自己的期许又多了几分,不知道这些要多久才能真正可以学会。明明感受到了内心深处蠢蠢欲动的需要,却又迷失在日积月累的习惯之中,会不会迟了些?

相信《有关非暴力沟通读后感模板合集五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读后感大全网”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非暴力沟通读后感2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关于《非暴力沟通读后感2500字》的版权说明:

本文由 佚名收录 同学写作的读后感-非暴力沟通读后感2500字由读后感大全网友集稿而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2500字》中由作者提及的观点和立场均属作者自设,本站无权干涉也无相关责任

本站完全免费为全国学子提供各类优质读后感范文,以及写作辅导为已任,对于各类转载引发的纠纷及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 读曹文轩草房子有感 New

        当代作家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示例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在阅读了《草房子》后,我想您对于...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傲慢与偏见启发与感悟通用(5篇)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在阅读了傲慢与偏见后,我想您对于这...

  •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硬汉精神的启发收藏五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在阅读海明威的老人...

  • 读顶碗少年有感600字

        读《顶碗少年》有感范文600字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虽然每个人都读书,但我们要学会挑好的书来读。当我们读完一...


  • 茶花女读后感

        有关小仲马茶花女读书笔记模板【分享】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在阅读了《茶花女》后,我想您对于这...

  • 史记读后感

        知乎收录的史记读后感最新模板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阅读司马迁写的史记...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50

        教你写读后感:《巴黎圣母院》读后感范本汇集五篇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体会与感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汇集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您也许正在阅读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


  • 小王子读后感100初中 Hot

        读后感精选:小王子读后感初中实用版(5篇)初中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仍然需要大人的细心引导。一日读书...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读后感 Hot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六篇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会被书中的情...

  • 老人与海读后感 Hot

        老人与海读后感600字作文优秀汇编六篇随着时间流逝,总有那么一些作品让我们记忆深刻。网络上有很多关于老人与海的阅...

  • 牧童三娃读后感 Hot

        三年级牧童三娃读后感200字一篇故事一篇心得,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每个人对于《牧童三娃...


  • 理想国读后感 Hot

        关于理想国读后感的模板(通用8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我想您...

  • 人间失格读后感 Hot

        日本作家太宰治《人间失格》读后感分享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

  • 复活读后感 Hot

        实用精选:《复活》读后感范文集锦(5篇)多读书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和精神品质修养。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 Hot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摘抄及感悟通用五篇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当不同的人在看完《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