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

作者: 佚名收录 更新时间:2022-08-17 21:01:04 阅读数量:

《菊与刀》读后感(1700字)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读后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菊与刀》读后感(1700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菊与刀》读后感【篇一】

《菊与刀》:为什么日本人喜欢AA制,有礼貌,不麻烦别人,还能罗圈腿?

江南大师兄

字数1920·作品赏析!

有人说朝鲜是一个奇葩的国度,燕雀胸怀鸿鹄之志,心心念念着要征服全宇宙。

也有人说韩国才是奇葩的国度,民谣阿里郎是要申遗的,泡菜也是可以申遗的,连螺蛳粉也是不能放过的。

大师兄说,说起奇葩,朝鲜韩国并不入流,有一个地方,它谦虚一下,认了第二,很难出来一个敢认第一的。

那就是日本,朝韩之于日本,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遑论朝鲜征服宇宙也好,韩国申遗也罢,总还属于理得顺的思维——自己是最强的,什么都是自己的,那便是最好的。

但是日本人的思维就不一样了,他们喜欢反着来。

比如罢工,所谓罢工,无非就是劳资不高兴,不干了呗。

但是,你猜日本人的罢工方式?你能猜中算你狠!

哼哼,日本人罢工,独树一帜,他们不是不干活,而是给你加倍的干活。

具体怎么弄呢?首先他们也是会占领工厂滴,但是呢,他们占领了不游行、不示威、不闹事。

他们反其道而行,并不停工,反而会增加生产,继续干活,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让经营者“无地自容”。

举个例子:三井旗下的一家煤矿发生罢工,工人就将所有管理人员赶出矿井,同时将日产量从250吨提高到了620吨。

好可怕的罢工啊,天朝的私企小老板忍不住思忖:我咋没碰着这便宜买卖呢?

你要说我胡说八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例子也不是我举的,是《菊与刀》告诉我的。

《菊与刀》是美国人写的,问世于1946年。“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

该书讲述了日本人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包括孩子的培养。并从这些角度,去理解日本人自身对于侵略战争的看法。

作为一个蕞尔小国,日本人有着侵略他国的念头久矣。

元朝,日本人不是不想出征,只是有人比他们更牛气,做了他们想做的事。

当时忽必烈要求日本臣服,日本人不干。于是忽必烈就接连发动征日战争,但是两次都失败。

因为都有台风。

第一次台风刮翻元军200多艘兵船,元军撤退回国。

第二次台风持续两天,再次摧毁了元军舰队大部分的船只,元军再一次败阵而归。

抛开台风的意外因素,地利受挫兴许是征日失败的根本原因。

蒙古人金戈铁马,他们的骑兵善于奔驰旷野。而元军征日的登陆地点是日本九州,那里有着崎岖的地形。

元军被克制,没办法发挥铁骑优势。

明朝,日本人登陆朝鲜,打得朝鲜毫无招架之力。朝鲜王室乞求明朝政府,同意他们渡过鸭绿江,给他们一片生存之地。

万历皇帝派出了李如松、陈璘等将军,组织三次抗倭援朝,打退倭寇。

其中包括著名的梁海大战,便是由明军将领陈璘打响,他率师狙击倭寇,朝鲜李舜臣也是陈璘的部下。

日本人再一次败退。

清朝,中日甲午战争,包括民国时期八年抗战,课本里都有。

上文说了日本人的思维跟其他人不太一致,他们常常反着来。

所以,日本人对于自己的侵略行径,并不承认。

至于为什么?《菊与刀》给出了答案。

奇葩的日本人做着一个“大东亚”的梦,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在侵略他国,反而认为自己是在帮助这个世界。

日本人觉得自己是在为建立世界性的等级秩序而战斗,而日本理所应当地应该成为这个世界的领导者。

所以他们的三观认为自己在“帮助”他国,“帮助”这个世界,“绝非侵略”。

有着这般秀丽的逻辑,也难怪曾经有一首歌唱道:“小日本说他是人啦,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在中国,我们有性善论,比如孟子;也有性恶论,比如荀子。

日本人很简单,他们是一元化的思维,他们对人生观的划分中是不包括“恶的世界”的。

他们就认为自己是性善的,根本没有恶的存在。并且认为只要让自身没有污秽,那么“恶”就可以从自身清除,而人的善性也就会散发出光辉。

透过《菊与刀》了解真实的日本。

①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多罗圈腿?

曾经我以为是冻的,但是日本人说,当他们还是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的时候,就会被系上布质粗厚的尿布,这种尿布造就了他们闻名于世的罗圈腿。

②为什么日本人很有礼貌?

因为日本人等级制度森严,他们习惯了点头哈腰。(就像韩国人见到前辈也老是弯腰。)

③为什么日本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因为日本人讲究“恩情”,害怕背恩情债。

比如大街上发生一件重大事故,日本人常常选择不予理睬。因为他们认为除了警察以外,任何人提供援助,都是在让受帮助的人背上欠你的恩情债。

④为什么日本人喜欢AA制

也是因为“恩情”,在日本,即使是一支烟,递烟的人要是过去与他没有什么交往,也会让他感到别扭。

所以,假如你偶尔请日本人喝了一杯咖啡,好吧,他可能会忐忑不安,惦记几十年。

⑤为什么日漫日剧那么多女生倒追男生

因为日本男尊女卑。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读到在日本,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二战失败,日本分分钟就化敌为友,抱紧美国大腿,

日本的孝道,日本的耻感文化

老规矩,说一半,留一半,要是我嘚吧嘚个没完,您就不用看了

《菊与刀》读后感【篇二】

首先研究日本的原因是:

二战后美国要与日本打交道,而对日本的文化和习惯几乎一无所知。

这一点在本书最开始和最结尾都有明显的说明。

所探讨的是:

核心思想是等级与秩序——各就其位

是战争原因,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潜意识,一切都应该有自己合适的位置,各司其所。

精神战胜一切是实现的途径,即精神就是一切(虽然物质也很重要,但是次要的),其中精神层面更多以对天皇忠诚为基础。

举例:

精神战胜死亡传闻被很多人相信,死亡是精神的胜利而很少在战争中需要医生。俘虏一般拒不投降,然而一旦投降就完全倒戈帮助盟军。

得出结论:

日本人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等级与秩序

等级与秩序体现在他们的家庭、政府、礼仪等各个方面。这一点深入人心:美国人认为平等是最高道德,日本人追求每个人(国家)各就其位。

对于不同的人行不同的礼仪。对于不同的人,说不一样的用词(多个「你」)大家族观念淡薄,但家庭内部等级森严。古代制度:贱民、农民工人商人、武士、大名、将军

明治维新。商人与武士联合推翻幕府同志。新政府推行自上而下的不得人心的改革使得日本发生变化。

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日本的各个方面情况:

政治制度(中央、地方)宗教经济与工业

各个领域都遵循着等级制度(各安其分)。

道德

恩:皇恩、父母之恩、师恩、对自己施恩的恩人(六章)

报恩:义务:忠、孝、工作。(七章)道义:对社会的道义(八章)、自身的名誉(九章)

日常生活(人情):

《菊与刀》读后感【篇三】

这是一本深入剖析日本人性格的文化经典书籍。作为美国政府委托研究的产物,这本书更是成了美国战后决定对日政策的决策依据,深刻影响了战后日本的命运和格局。

之所以叫《菊与刀》是因为菊花是日本皇室的代表,刀是日本武士的代表。

1、关于报恩:因为报恩的心理负担太重,所以整个日本民族都在日常生活中小心翼翼地避免让别人背负上一种恩情。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天平能够在欠恩和报恩之间保持平衡。否则他们内心会一直处在纠结自责的状态。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甚至有一条法律规定:“遇到争端,无关者不得干预。”就是出于这种报恩文化的影响,避免因为帮忙而让人陷入必须报恩的负担之中。而一旦日本人决定报恩,就几乎是毫无原则的。

2、耻感文化:西方人做错了一件事,不论别人是否知道,他们都会产生一种罪恶感,并强调内心的忏悔和赎罪,这是罪感文化的表现。但是耻感文化就不一样,他们不太讲究一件事本身的是非,而是看重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羞耻感。换句话说,如果别人不知道,不去羞辱自己,就可以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而不会自己主动地忏悔和赎罪。所以,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以后,他们想的可能是极力先掩饰和否定,避免让别人知道。

日本人确实会压抑自己的天性,但原因是对名誉的重视,而不是像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出于心理扭曲。日本人对于名誉极度珍惜,正是因为这种非常敏感的耻感文化,才会为了一点名誉的受辱而选择自杀,用这种方式挽回名誉。

3、道德观:日本人对感官享乐特别宽容。因为在日本人看来,肉体根本不是罪恶。追求肉体的快感没有任何可以感到羞耻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色情产业比较发达。

金句:

1.对日本人来讲,突然受到生疏者的恩是最讨厌的事。除了警察以外,任何人随便插手都会使对方背上恩情。

2.中国的“仁”的概念在日本贬得一文不值,从而“孝”在日本就成了必须履行的义务,只有在和与天皇的义务发生冲突时才可以被废除。

3.复仇是特定场合需要执行的一类“道义”,除此之外,还包括镇定、克制的行为。直至今日,仍有人在除夕之夜自杀,只是为了挽救自己的声誉。(日本的报复行为已经很少)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的名誉观念日趋淡薄,而是意味着对失败和侮辱的反应由进攻性越来越趋向于自卫性,已更多地以自我心理麻痹来代替挑起不必要的斗争。

4.日本人一方面培养肉体享乐,另一方面又规定不能纵情沉溺于享乐,人们的生活变得很矛盾。他们像培养艺术一样享受肉体,在品位之后,又牺牲享乐,去履行义务。

5.真正的耻感文化是依靠外部约束来行善的,真正的罪感文化则是靠内心的知罪行善的。

6.日本人的人生轨迹与美国人正好相反,是很明显的浅底U字形曲线,他们国家的老人小孩是最自由、最随意的,小孩长大了,约束也就多了,结婚前后个人自由度是最低的。

《菊与刀》读后感【篇四】

《菊与刀》菊,代表着日本天皇的族徽,是高贵美丽的象征;刀,代表着日本武士文化,是武力和权威的象征。美国曾经与日本发生全面战争,日本人的脾性最古怪,也最难琢磨。太平洋战争熟悉“敌性”也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想与日本人打仗,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研究日本人的民族特性而著此书。

一、解读日本发动二战的原因:

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由很特别:他们要结束世界上这种“自立为王”的无政府状态,为建立等级秩序而奋斗。只有各国“各就其位”了,世界才能长久地和平。

二、战争中的日本人:

日本人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精神上,精神必将战胜物质。美国一贯注重强大的实力,日本则一贯重视精神。他们说,精神就是一切,可以永恒;物质虽不可少,却是次要的,转瞬即逝。

“以投降为耻”,宁可自杀。不救助伤员。

三、各就其位

各就位就是日本人信仰铁序和等级制度。这是一种民族习惯,从“敬语”和鞠躯行礼方式体现。这种等级体现在国际事务,家庭内、同辈朋友之间、性别、年纪、过去交往。直到19世纪中叶,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可以使用姓氏。对美国人来说平等是最崇高、最道德的。

四、报恩:不容回避的人生主题

“恩”这词与“承受的负担、债务、重负”的意思是共通的。比如受长辈的恩、上级的恩。如果是受同辈的思,那么对于接受者来说会有一种不快的自卑感。因为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时,其含义就等于“我对某人负有义务”,同时会称对方为自已的“恩人”。

如果大街上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故,日本人常常选择不矛理睬,这侄不是由于日本人缺乏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国灰他们觉得,除了警察之外,任何人插手都是在让受帮助人背上欠你的恩情债。

《菊与刀》读后感【篇五】

年轻时候对于日本的了解主要来自周边去过日本的朋友的叙述,街道环境如何干净整洁,日本居民如何拘谨有礼,科技芯片如何领先于世界,工作态度如何严谨细致

读完这本根据二战前后的日本国民思想及行为编著的《菊与刀》也算是对于日本有了大概的了解:

日本的等级制度,这种“各得其所”的道德观令我费解,我认为是对我朝男尊女卑的传承,而且传承的淋漓尽致,不解的是如此变通聪明的民族竟然被这种思想控制,不过也正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降临人间的那天起,耳濡目染之下,内心深处必然受其影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心甘情愿放弃自己基本自由的人生态度与感官享乐的大度宽容之间充斥的矛盾却又能在此找到内心的平衡点,令人费解!

但不得不说,那份渗到骨子里的谦卑,符合自己身份的定位以及谦和尊重诚恳待人的态度,确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对于自己严格自我约束,自我克制以及捍卫名誉的辛苦履行,只能膜拜了!更是对于报恩,情面,忠,孝的义务表示强烈不解

这是一个背负着历史的日本,也是一个欺软怕硬傲慢且懂得变通的日本

自强不息,砥砺奋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加油!

《菊与刀》读后感【篇六】

日本的“菊”与“刀”——《菊与刀》读后感:

日本,对于我来讲,我觉得是一个既让我有点小恨又让我敬佩的国家。小恨源于历史,敬佩在于它的发展。我一直很想要了解,日本人是以怎样一种生物存在的。

选择《菊与刀》,感性的讲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理性分析,是因为“菊”与“刀”的特别代表性,从书名就能看透一二。“菊”,看似柔弱却无比坚韧,凋谢却不掉花瓣,展现了女性的温雅哀怨之美,以及日本人刚毅的精神,菊花也是日本皇家家徽;“刀”,刚硬而冰冷,表现了男人的勇猛,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和暴力的象征。“菊”与“刀”双层涵义,象征日本民族的矛盾人格或日本文化的双重性。这本书看来许久,终于有时间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读后感了。

《菊与刀》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美日交战之时,奉美国政府之命,为了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二战后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本版。

本书共有13章,第1章作者简述了其写作背景、缘由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她以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分析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研究方法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是这本著作的新颖之处。由于写作背景正处于战争时期,实地考察实在不现实,作者利用图书文献,分析历史事件和统计材料,并从日本的文字宣传或口头宣传的词句中,以及影视作品中追踪其发展。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研究方式,在出版后遭受了许多人的质疑和讨论。日本学家川岛武宜指出,本书注重“理论分析”,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日本的文化,但是缺乏历史的分析,并且以偏概全,“将日本人作为一个总体考察,这是必要的,但是日本人中也有阶层、职业、地区、知识水平等各种具体的差异”。和辻哲朗认为,作者本书研究的主体更像“日本军人”和“日本军人的思考方式”,而不是“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模式”,我读后也有这种感觉,也许是处于写作目的和战争的需要,作者更偏向于研究日本军人和军事。

著作的第3章、第5—6章、第10章、第11章、第12各章分论等级制、恩、义理、名誉、人情、道德、修养、儿童教育。第2章讲述了战争中的日本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即以“精神做食粮”,他们认为战争中的物质力量注定必将失败;第4章陈述了日本著名的改革——明治维新,对于本次改革我就不作过多的赘述;第13章,简单阐述了二战后,投降后的日本,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让人觉得咋舌,日本败的干脆利落,但又很快在美国的扶持之下迅速崛起。

从作者的思路来看,日本文化主要包含“等级制”、“军国主义”、“耻文化”,它们贯穿于日本人特性和日本文化的始终。作者从日本的等级制度、恩怨情仇、社会习俗、改革教育谈起,层层深入,启人深思。

01、首先,“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这是日本人最基本的行动模式,换言之即日本人喜欢在一个既定的等级模式之下生存,微观方面来讲,在一个家庭里,老幼地位清晰,男女分工明确。宏观方面来讲,天皇、武士、平民等级分明,天皇作为他们唯一领袖,最高的精神支柱,在日本文化中扮演这着重要角色。接着,本书注重日军作战之疯狂表现,并且列举了详细的例子。事实上日军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疯狂之举,正是日本近代以来军事现代化和军国主义化的产物。日本现代军队分为以长洲藩阀为主力的陆军和以萨摩藩阀为主力的海军,陆军海军军阀为强化自身势力都改造了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道,强化官兵的愚忠和盲目献身精神。也许,对日本军事和军人的分析,这是美国当时最为需要的资料。日本人给人的直观映像是很“懂礼貌”,我挺喜欢逛成都的伊藤,虽然是日本的企业,可是不得不说人家服务做得很到位。我想也许是受“等级制度”的影响,男尊女卑,身份等级分层清楚的缘故吧。

02、再者,本书细细讲述了日本的“恩义情仇”。一是“恩”。日本人认为的“恩”是“债务”,“报恩”是偿还“恩”的过程。“欠恩不是美德,报恩则是懿行”。日本人还把“恩”分为不同范畴,一种是在数量上和持续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这样的“恩”称作“义务”,这样的义务包含两类:一类是报答父母的“恩”——孝道;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恩”——忠诚。另一种是在数量相等并须在特定时间偿还的“恩”。

二是“义理”。“义理”是日本所特有的,“义理”不同于“义务”,在“义务”的定义中并没有“不愿意”做的意思,而对“义理”的报答则充满了内心的不快。作者将日本的这种“义理”归为了两类:一是“社会的义理”,即“报答义理”,亦即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履行契约型的关系;百家笔记网另一种是“对名誉的义理”,即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作者还指出,当“义理”与“忠”相冲突时,人们可以堂堂正正的选择“义理”。“懂义理”就是终身忠于主君以诚报答,“报答义理”就是把生命献给主君。特此,作者引用了《四十七士物语》中的“四十七士”的故事,展现日本人在“忠”与“义理”矛盾时的抉择。

三是“名誉”。说到“名誉”,是“耻感文化”最明显的表现。日本人认为,只要受到侮辱、毁谤及失败未得到报复,或未被雪除,“世界就不平衡”。武士会为了名誉切腹自杀。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已经深入日本军人的内心,在面对战争时,他们总是抱着“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决心吧。在我看来,日本人的“耻辱文化”就是太重面子,自尊心太强。正如他们的《战阵训》:“生不受俘囚之辱,死不留罪祸之污名”“荣誉就是战斗至死”“他丧失了名誉,对于从前的生活来说,他已经是个‘死人’了”等等。

四是“人情”。现在谈到日本,我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美食和桑拿。我不得不说,日本人把肉体的享乐(泡澡)、睡觉、吃饭、浪漫主义的恋爱等都看作是“人情”,我的理解便是“人之常情”。“在日本的哲学中,肉体不是罪恶。享受可能的肉体快乐不是犯罪,精神与肉体不是宇宙中对立的两大势力,这种信条逻辑上导致一个结论,即世界并非善与恶的战场”。由此观之,日本也是一个懂得享受人生的民族。正如他们的日本料理,简单而精致。

在日本文化中,不得不说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人认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义理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及其他许多世界构成。

03、接着,不得不谈日本的“自我修养”。日本人非常重视自我修养,这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发扬日本精神,更深层次就是改善自我驾驭生活的能力;二是从佛家的角度讲,他们的目标便是达到“圆熟”,可以达到专心做事的境界。但是日本的佛教信仰并不像我国的佛教信仰“出世不能入世”“八戒”,修行的目的是进入涅槃不在轮回,日本的佛教信仰是追求一种“出世”,深受务实观念影响,他们可以娶妻生子。

04、最后,我想说说日本的教育。鲁思将日本与美国的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日本的人生曲线与美国的人生曲线正好相反”,但是两国都“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在教育安排上,都确保了一个能够在壮年时期尽力参与本国文化的机会。不同在于,“在美国,我们依靠增加壮年期的个人选择自由来保证达到这一目标,;在日本,则依靠最大限度的个人约束个人,尽管这个时期人的体力最强,谋生能力最高,却仍然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作者指出,“他们坚信约束是最好的精神训练(修养),能够产生靠自由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虽然日本人在最活跃、最有创造性别的壮年时期受到最大的约束,却不是终生受约束,幼年和老年时期则是‘自由的领地’”。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在幼儿和成人两个阶段是有所区别的。我们看美日的教育理念,再反思中国的教育,“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激励”了多少人,又“耽误”了多少孩子。这不是家长的错、也不是教师的错,是时代的趋势。当你随着孩子天性,成全他的自由和童年时,直到孩子一上学你发现,你的孩子1+1不会,而“别人家”的孩子都会乘法表了,你家的孩子只会“玩泥巴”,“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舞蹈歌曲”样样精通,你难道不会着急?在我看来,这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后果。当我们回过头,看看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那叫一个奋斗史,为了考上好大学到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可是,考上上大学后,有多少同学是继续奋发向上的呢?貌似以前“受的苦”,来到大学就要彻底释放,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苦读书的孩子,创新思维哪里去了,综合能力哪里去了?我的回答,“消失在希望的田野里了”。

这本书,对于日本人的性格,鲁思倒是总结得很到位:“日本人生性及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征服。他们的士兵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难怪,在二战战败后,他们作为战败国,败的那么彻底,居然还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重新站起来。并不是说,他们忘掉了自己的尊严,忽视了所谓的荣誉和耻辱,而正是因为他们看重这些,才让他们成长如此之快,正所谓“大丈夫,能曲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也许就是他们矛盾的国民性最明显的表现。

通过鲁思,我大概从一个美国人的眼中,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日本。虽然这本书还是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我们要结合著作的背景来思考,也就不难发现这也是在情理之中。我也不会仅仅凭这本书就断定日本或者日本民族,因为我们看待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应该坚持全面的、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如今的日本也许还存在一些我们所认为的“劣根性”,但是也进步却占主要。他们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善于学习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05、阅读此书,我有两大收获:一是,当我们为了某种目的去了解一个对象时,要全面的去了解,不能够只是孤立的去看待。正如,美国,为了达到自己战胜日本和管控日本的目的,除了研究日本的军事,连他们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民族特性都全方位了解,而这些方面也正是日本国民性形成的源头所在。二是,深入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能够更好的了解本民族和本国国情。处于和平年代,少了看得见的战争,却多了看不见的硝烟,因此为了把握竞争的主动权,一定要知己知彼。

也许我们看日本人,他们是矛盾的,可是谁又不是不矛盾的呢?

关于《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的版权说明:

本文由 佚名收录 同学写作的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由读后感大全网友集稿而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中由作者提及的观点和立场均属作者自设,本站无权干涉也无相关责任

本站完全免费为全国学子提供各类优质读后感范文,以及写作辅导为已任,对于各类转载引发的纠纷及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 海的女儿读书心得 New

        关于海的女儿的读书心得集锦(5篇)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当不同的人在看完《海的女儿》后,相信也...

  •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

        三打白骨精好词好句及感悟范例五篇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三打...

  • 双城记读后感

        暑期双城记故事读书心得个人感悟合集四篇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

  • 伤逝读后感

        读鲁迅小说彷徨中伤逝读后感500字范例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阅读《伤逝》后,我...


  • 春去春又来读后感

        [精华读后感]《春》读后感简单五篇多读书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和精神品质修养。阅读了一本书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本书都...

  • 苔丝英文读后感

        【实用读书心得】苔丝读后感范文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

  • 小红帽读后感范文

        推荐!小红帽读后感(350字)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阅读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

  • 天龙八部读后感

        暑假读金庸的天龙八部心得感悟作文【分享】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


  • 小王子读后感100初中 Hot

        读后感精选:小王子读后感初中实用版(5篇)初中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仍然需要大人的细心引导。一日读书...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读后感 Hot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六篇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会被书中的情...

  • 老人与海读后感 Hot

        老人与海读后感600字作文优秀汇编六篇随着时间流逝,总有那么一些作品让我们记忆深刻。网络上有很多关于老人与海的阅...

  • 老人与海读后感 Hot

        读老人与海有感800字高中生范例六篇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每个人对于老人与海,都会有...


  • 理想国读后感 Hot

        关于理想国读后感的模板(通用8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我想您...

  • 珍爱生命作文 Hot

        小学三年级远离危险珍爱生命班会作文古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间还有很多值得的事等着去做呢...

  • 有深度有涵养的句子 Hot

        涵养极高深度很深的金句示例五十七条用善意的心情去理解别人的话,会让世界单纯美好容易。世界如此之大,我却能幸运地...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Hot

        傲慢与偏见启发与感悟通用(5篇)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在阅读了傲慢与偏见后,我想您对于这...